許黟欣喜:「學生求之不得。」
聞此,尚弘深便約好下次休沐,讓許黟來他家裡。
許黟自是連忙應下。
傳到後世的醫書只是少部分。很多千古書籍都泯滅在長河中,只知其名不知其書。他去書肆里採買紙墨,都會順便淘下有沒有古醫書。
可惜書籍珍貴,多是世家珍藏,他能撿漏的概率極低。
另一處。
阿旭和阿錦沒有跟著許黟。
他們出來藥房就分開去到別處,不急著和別的醫者交流論道,而是一人拿著茶點邊吃邊站在旁側聽別人如何論道。
即便如此,在場的醫者還是注意到他們。
有人認出他們就是跟著許黟來的,對阿錦這個唯一出現在茶會上的女郎甚是好奇。
有個跟阿旭年紀差不多的青年舉著茶杯過來問候。
他姓廖,名寧才,是太醫院裡的醫生。上回院裡關於許黟的話題,他還為許黟說過好話,今日見到許黟,更是對許黟心生好感。
廖寧才看她扎著已婚髮髻,禮貌行了一禮,報了姓名後,笑著問:「這位娘子是跟著許先生來的,敢問與許先生是何關係?」
阿錦欠身,坦然道:「我是郎君的徒弟,姓許名阿錦。」
廖寧才恍惚道:「原來是許小娘子,我就說許先生不會帶家眷來。」
說罷他看向旁邊站著的阿旭。
阿旭拱手道:「我姓許名阿旭,是郎君的徒弟。」
廖寧才:「……」怎麼覺得怪怪的。
但他沒有多想,轉頭好奇地問他們益智方的事。
「許先生救了霍家玉二爺這事,沒幾日就在市坊里傳開了。當初我們聽到有民間大夫給霍家兒郎開益智方,好些醫生覺得虛張聲勢,大家還議論了幾回。」
百姓們愛聽八卦,對於這種帶有懸疑色彩的八卦事自然人人口傳。
先是有縫合術傳出來,後是「聰明藥」,但太醫局不比民間,知道這聰明藥是益智方化載。
有人說,許黟剛來京都就打響名聲,怕是為了名聲而來,興許沒多久,太醫院就會多一號人物。等了半個多月,遲遲不見院判出手,這時候,他們就又猜測,許黟怕是不會來。
到底來不來太醫院,不是這群醫生們說了算,更多是像廖寧才這般,單純對許黟好奇的。
阿錦蹙著柳眉:「郎君只是救人,並不是為了名聲而來。」
「這事不重要。」
廖寧才搖了搖頭,興頭上道,「連莘教授都對許先生讚嘆有加,我等何其羨慕。」
他來到太醫院好幾年了,如今還是個醫生,未能經過院裡的考核成為一名御醫,只能給其他御醫和教授們打下手。
「你參加茶會,帶了什麼方子來?」廖寧才問。
阿錦不假思索回他:「安胎方。」
廖寧才「啊」了聲,有些苦惱地說:「我對婦人科知曉不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