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北宋當名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阿錦揚著笑臉道:「那可以看我哥哥的,他帶來的是治黃瘤病的方子。」

廖寧才愕住,臉頰瞬間漲得通紅:「我、我也不太懂……」

兄妹倆一言難盡看他:「……」

這時,有好事者過來解圍,笑著道:「你們就不要為難廖學弟了,他主學內科,今日來參加茶會,便是來漲見識的。」

「胥學長。」廖寧才尷尬笑著。

阿旭卻道:「如此倒是可以請教郎君。」

那位姓胥的學長順勢問道:「哦?你家郎君擅長哪科?」

阿旭說起郎君,木訥的雙眼霎時亮起,滔滔不斷地說道:「郎君會的可多了,我和妹妹都是郎君親手教導,他不僅擅內科,其他疑難雜症只要非死症,都難不倒郎君。」

阿錦在旁附和:「我們倆就沒見過郎君不會治的病人。」

「好大的口氣。」

突然,身後響起一道冷笑聲。

來者三十多歲,穿著灰色道袍,道袍外披著件藍色鶴氅,是被邀請來參加茶會的民間大夫。

廖寧才和胥學長知道他,在京都也是小有名聲。

兩人拱手喊:「莊先生。」

莊先生是京都本地人,在馬行北街開醫館,擅治疑難雜症,出師十年,他都不敢輕言什麼都會。

「兩位將許先生捧上天,也不怕摔下來。」莊先生看向兄妹倆,似笑非笑道,「你們初來茶會,應該不知這茶會還有一道環節,到時這許先生是否真高明,一試便知真章。」

阿旭和阿錦疑惑,齊齊看向旁邊兩人。

廖寧才立時道:「每逢茶會,太醫院都會從四處找尋身患疑難雜症者,以義診的名義,讓參加茶會的醫者為他們辯證開方。」

這道環節每屆都有,論道不過是空談,最重要的是實踐論證。

茶會上名醫眾多,不僅太醫院的醫生能從中得到十分寶貴的經驗,來參加茶會的醫者也是受益良多。

兄妹倆聽到這話非但沒有擔憂,反而興奮起來。

原來茶會這麼有意思。

要是他們久居京都,是不是每屆都能參加了。

「什麼時候開始?」阿錦問他。

廖寧才左右張望,沒在庭院裡見到負責這個環節的學長,當即道:「快了。」

……

許黟要比兄妹倆提前知道辯證環節。

與尚弘深聊完,沒走幾步,就有幾個太醫院的教諭來找他論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