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衡與藺昭淮相識多年,也懶得賣關子了,他側首吩咐身旁太監:「將孤方才閱覽的信件,給藺中丞瞧瞧。」
「喏。」
藺昭淮接過太監遞來的冊子,垂眸細看,神色愈漸肅穆。
這可不是一封家常書信,而是一張不遠萬里,自江浙一帶傳來的急報。
前日,金陵的河道總督吳忠自盡了。
而且,他還留下一份陳罪書,自言自己貪污朝廷撥下來的銀兩,有負皇恩,如今事情將要敗露,便先行自我了斷。
此事若是傳出去,怕是會震驚朝野。
自古以來,黃河、京浙運河等河流對南北漕運至關重要。河道總督,顧名思義,便是掌管這些江河的堤防、疏浚之事。
這種專管河漕之職不是常職,而是在朝廷需要時,臨時點人充任,事畢即撤。但職位撤了,功勞卻會跟著,往往他們順利結事,光榮離職後,便會等來升官進職的聖旨。
金陵城,位居江南腹地,煙柳畫橋,戶盈羅綺,有著與京城截然不同的風光。對初來乍到的京官而言,這裡不僅是氣候宜居的繁華之地,還是一處油水頗豐的「錢莊」。
兩年前,皇帝下令維修因戰亂損壞的京浙運河,特設河道總督。他為著能順利修繕,不給朝野中許多貪心不足之人妄想,特意將這差事交給兩袖清風、為人剛正不阿的吏部侍郎吳忠。
自此,吳忠卸下他在六部的事務,攜家帶口,啟程前去金陵。
皇帝果然慧眼獨具,識人精準。不足一年,修繕之事便進度過半,遠比戶部預估的五年短暫。
消息傳來,皇帝龍顏大悅,加大對修繕運河的撥款,力求年底完工。但去年進度卻不如第一年,要緩慢不少,直至今年三月,仍余不少工程未竟。
皇帝收到從金陵送來的一道道告罪的摺子,已是不耐,加之朝廷中,本就有不少人嫉妒吳忠撈了這肥差,心有不平。他們便抓著這事,連連彈劾吳忠,希冀自己一派的人能取而代之。
一次彈劾,皇帝不會當回事,但日復一日的彈劾奏摺堆在他案上,皇帝也會心生懷疑:吳忠如今真的效忠自己,未曾貪污朝廷撥款嗎?
而在這節骨眼上,竟出了吳忠畏罪自盡之事。
此事尚未傳入群臣之耳,只是在昨夜才十萬火急地將信件遞到宮中。太子立即被傳入皇宮,商議此事,無人知曉他們昨夜談了什麼。
而今——藺昭淮緩緩合上冊子——他恐怕是頭幾個知曉此事的臣子。
那麼,太子今日尋他,目的已是不言而喻。
「此事你有何看法?」楚衡狀似隨意地問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