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千帆過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開學半個月,這種感覺越發強烈。她不得不承認,這一次,變的是她。

北京的一切都讓她心動。初來乍到的陌生感已經蕩然無存,新的人際網絡也在穩步建立。身處於學校,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生機勃勃。難以反駁,她喜歡這份成人的自由。可以和同學在寬闊的柏油路上騎車到深夜,也可以拎著酒瓶一個人獨坐到天明。她可以睡到天昏地暗,也可以在失眠的時候拿本小說讀到困意襲來。

這和在路帆身邊是不一樣的。在路帆身邊,她是個小孩。無論是感情中,還是日常生活里,都是個小孩。她要早睡,要早起,要少喝酒多吃水果。她不能講髒話,不能唉聲嘆氣,不能滿不在乎地把生死掛在嘴邊。

青春的燥熱在作祟。隱隱地,她在渴求一種碰撞。思想和思想,力量和力量。有關於世界,有關於人,有關於性。

這些東西,路帆給不了。

這才是她們之間最大的問題——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的、永遠沒辦法更改的,年齡上的差距。

就像是掛在懸崖之上的掙扎,在學校的這段日子,總想給路帆發點什麼,試圖讓她介入生活,來彌補一些難以逾越的鴻溝。可路帆那邊的回應總是不盡如人意。不是隔了很久才回,就是當做沒看見。她甚至摸出了規律:如果發的是無聊的碎碎念,路帆會很快回復;如果發的是嶄新的生活,她便充耳不聞。

有一天,和班上的幾個男生女生玩了通宵,大早上跑到天安門去看升旗。春還沒完全暖起來,凌晨的風透著寒。蹲在路邊,不暇思索地,隨手拍下身邊特點鮮明的建築,發給路帆。知道她在睡,也不著急,關了屏幕把手機握在手裡等。等到廣場越來越滿,等到國旗升上了旗杆,又騎著車子回了學校,路帆還是沒有回覆。

按照北高的作息,那時第一節課都結束了。許千有點不高興,又發了一條,追問她怎麼不回。

「在忙。」

這是唯一的回覆,和之前的很多次一樣,用所謂的忙把她隨便打發。

看到這樣的回應,許千總是很憤怒。可是發作了又顯得不夠成熟,於是暗自消化,勸說自己要懂得理智和忍耐。

她並不知道,每次分享過去的生活,在路帆看來有多刺眼。

這是她沒辦法參與的一段人生。就像她的過去許千無法觸及一樣,許千正在經歷的這些,她也無力涉入。

問題一直存在著。某些時間,紛揚的塵土可能會覆蓋其上。然而看不見的地方,裂痕依舊生長蔓延。那種漸行漸遠的疏離感像一根蛛絲,纏繞在這段關係上,看不見,卻能察覺。

長此以往,絲線縱橫交織。若有一天,真的結成了網,我們要怎樣才能掙脫?

第66章 六五、三個0(上)

許千清楚地記得,那一天很熱。春悄悄向夏過渡,寒涼的天氣在太陽的烘烤下變得灼熱。早上起來,身上汗津津的,頭髮黏在額角,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煩躁。

於是她說,去剪短髮吧。

這並不算拍拍腦門臨時起意。除了髮型,短髮還是一句宣言,堅定地表態,與一些東西劃清界限。從發現自己喜歡路帆的那天起,心裡就埋下了種子。她察覺到了,只是不敢確認。於是欺騙著自己,假裝看不見這粒種子生根發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