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刀客養家日常[古穿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七叔爺轉了好幾圈,最後無比肯定地說:「我來過這兒!我來過!」

他痛心死了!原來當年找對了路啊!就被擋在此處了!

村人們在崖邊察看,找出了一些埋在地里的樁子:「從前有過橋,叫人給砍了。」

樁子斷面整齊,一看就是斧頭柴刀之類的工具,人為毀壞的。不是自然腐蝕壞掉的。

「對!有橋!」七叔爺又恨又憾,氣得捶胸頓足,「以前村里老人就說有個吊橋,從前我爺爺還去過觀里。觀里的師父看病比郎中都強哩!郎中治不好的病,村里人就背到觀里去!道長們給治病,還不收錢!臨走還送辟邪符!」

「我一直找那個橋找不到!我以為我找錯路了!」

原來沒有。

他起碼有兩次都找到了,只是橋沒了。

有人不願意再與外界來往交通,把橋毀了。他甚至不是只毀一邊,簡單地把橋弄斷不能用就算,他把兩邊都毀了。

樁子藏在野草里被遮擋,後來的人來到這裡,只看到溝塹,不僅無路可走,而且也找不到對的方向了。

再後來,連被人踩出來的「路」的痕跡,也漸漸被大自然吞噬消失了。

這時候就是繩子派用場的時候了。

阮卿說帶根不短於26米的應該就可以了。但山村里缺啥也不會缺這玩意。阮祥雲他們帶了不止一捆,長度也足夠。

當即放下東西,從身上摘下繩索,做了個活套。掄起來,瞄準對面一塊岩石就甩出去。

可惜甩好幾次都沒夠到。

那甩繩子的人還是公認的力氣大的人。他甩幾次,胳膊酸了,換了別人試,差得更遠了。

七叔爺都生氣了:「不中用!」

現在生活好了,人們身體各方面反倒不如過去的人了。

七叔爺小時候,要挑著擔子下山挑水喝,身體槓槓的,所以小小年紀就敢進山,一去好幾天。

現在政府把馬路修到了村子口,村里人出門騎小電驢,喝水有壓水井,澆地有抽水泵。

當然他們的身體素質依然甩了城市人十條街,可是跟七叔爺那一代和更早之前的人是真的沒法比了。

技術進步,人類退化。

就在大家說「歇一會兒,歇會兒再試」的時候,忽然對面聽見一個女孩子的聲音喊:「祥雲叔——!七爺爺——!」

剛蹲下的大家都站起來看過去。

對面有人來了。

穿著道士袍子的男人,梳著道士髮髻。衣衫破敝,鬍子拉碴。

他好像是在走,明明步伐很平穩,可是速度極快,村人們站起來張望的功夫,他就已經來到了崖邊了。

他背上還背著阮卿呢。

阮卿一路揮手,到了崖邊,她下了地,隔著溝塹打了招呼,問對面:「你們能過得來嗎?」

阮祥雲愁呢:「試了幾次,不行。」

要是不能掛繩子過去,就得繞路了。這條大地縫隙不知道有多長。在山脈地形里,隨隨便便一繞幾十里地上百里都有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