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臣+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老三赵珂知自己脑子转的慢,容易说多错多,干脆不说话,就着碗一勺勺喝乌梅汤解渴,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在他母亲与二哥之间来回打暗转。

“唔,”老二赵瑾神色淡静,说话语速放慢时,整个人立马有了几分其父赵新焕的威仪气场,不容置疑道:“兄长只是被夫子留堂,由是晚归,母亲。”

最后一声“母亲”唤得多少有几分提醒意味在其中。

赵瑾不想母亲陷在这侯门深宅里,成天盯着那点从男人身上乞讨来的怜悯与情爱无法自拔,东边陶夫人素来无心与同林院计较得失,母亲同样应该把心胸放宽,把目光落向更远,去看看外头广阔而精彩的天地。

上官夫人无法理解儿子不向着自己,只觉得是二子与老大走的近,被老大撺掇着与她这个当娘的离心,自赵睦回到赵家,凡赵瑾赵珂有举止言行不顺上官夫人心思,则都被认为是赵睦在从中挑拨。

此刻二子果然还是偏向包庇着老大。

上官夫人什么实质性答案都没从儿子们口中问到,与旁边心腹宋妈妈暗暗对视一眼,悄然掩饰下不满的心思,面带微笑,还是那副疼爱孩子宽宏大量的慈母模样。

二子乃上官夫人十月怀胎辛苦诞下,精心教养十几载至今,母子亲情丝毫不作假,无论二子与其蓁院老大之间手足情深有几何,上官夫人都要在这深似海的侯门爵邸中,为自己孩儿争取来属于他们母子的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

陶夫人日记:

人生辽阔,何必拘泥于爱恨。

****

我可以否认一样东西,但不一定非要诋毁它或者剥夺别人相信的权利。——加缪

24、第二十四章

清正敦厚是罪,当整个朝廷到处都是贪污腐败结党营私时,当整个世道到处都是欺软怕硬坑蒙拐骗时,清正敦厚是罪,灭顶之罪。

都是半人半鬼的面貌,不凑近来谁都看不清楚。

长安街琉璃阁刘启文攒酒案,应邀来吃酒之人与计相家这位孙公子关系非比寻常,情分不瓷实的实在排不上号来这里吃刘启文的酒。

宰相家人七品官,莫要小觑计相孙子刘启文。

赵睦堂姐夫谢斛在祁东拉大旗对抗十八部,都城里提起这个来几乎都会称赞枢密副使谢昶“老子英雄才有儿好汉”,刘启文大约是遗传他祖父计相刘欣元的管用脑筋——单指挣钱这方面,刘启文无心官场,小小年纪便已通过在饭桌上听自家大人们聊天,而生出许多赚钱门路来。

赵睦比刘启文会念书,刘启文比赵睦会赚钱,谁也不比谁本事差,所以谁也不用小瞧谁。

许久前赵睦友人谢岍就说过,刘启文那大块头只是考试时候答不好试卷,不是等同于他答不好人生的考题,当时赵睦嘴里促狭说谢二有此观点乃是因难得遇见个跟她一样学习不好的世家子,其实赵睦心里比谁都明白,谢岍所言非常之对。

判断人好赖,从非看念书成绩优劣。

刘启文这人不能说没有九曲十八弯心思,他那些心思都用在了做生意挣钱上,至于其他方面,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倒是很简单原始:对友人善,非友人远。

他拉赵睦一起赚钱,赵睦想借机缓和刘启文和凌粟关系。既知刘启文此人没有孬心,凌粟最近又特别缺钱,赵大公子正好出来做这个中间人。

赵睦给凌粟说过,世道从来非黑即白,以后凌粟要入朝,一没背景二没靠山,人脉关系得从书院时开始发展,和刘启文缓和关系对考到秀才功名的凌粟而言利大于弊。

凌粟听了。

酒宴散时已到半夜,大街小巷夜禁游,家是回不去了,诸多公子哥儿留宿玲珑阁。阁内仆婢端着百千分小心认真侍奉,其他人已散差不多,脸红似包公的凌粟拽着刘启文和赵睦不让走。

“那个鸭腿你,你为何只咬一口就不吃了?”凌粟拽住刘启文手腕,在酒劲帮助下大力奇迹地让大块头刘启文挣扎不脱。

凌粟拽刘启文力道大到手背上青筋暴起,偏问这句话时脸上满是无辜与难以理解。

他无法理解世家子弟为何能奢靡浪费到如此程度,被刘启文咬一口就不吃的鸭腿不算小,拿回家够凌粟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顿顿见荤腥地吃上两日,吃完肉,骨头棒子也能嘬味嘬半个月。

像他们这般贫苦庶民子弟,其实一年到头吃不到几顿荤菜,除非遇上什么人生大事,譬如成亲,生子,以及死亡,人家摆席他们小孩子能跑去讨两口。

刘启文无法理解凌粟的话,甚至觉得这厮是吃多酒醉了在无理取闹,他用力掰凌粟手边把人朝门口连拖带拽,脸上隐约几分不耐烦,完全看在赵睦面上才隐忍不发,呼仆下:“快些把他带去休息。”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