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臣+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呸呸呸,您可不敢说这种话,老天爷听见要生气哩。”宋妈妈忙转身去拍亭边木围栏,敬畏之心不可不无。

上官夫人拱起两手向亭外炎热苍穹示礼,嘴里低低祷愿两句饶恕,方才是话赶话才说出不敬言来,经宋妈妈提醒,吓得不轻。

祷愿罢,上官夫人又道:“老大状元郎也考上了,官也分到了,婚事上没动静?”

照常说,便是再怎么着的人家,这时候也该为儿子终身大事操操心了,其蓁院那边,嘿,号外,愣是半点动静没有。

外头都说老大不再说亲是因放不下贺家那可怜丫头,但那又能怎么办呢,上官夫人觉得,贺家丫头人都没好些年了,东边母子俩注定攀不上贺家高枝,主君欲立稳朝堂,还是要靠他们上官家和贺氏的关系!

就像当年成亲抬平妻,主君先定下陶家女又如何,她上官霈看上的男人,不管如何都会是她的,上官家不照样压陶家一头,后来者居上地逼主君娶了平妻?这人呐,再强势耿介,也都是要在权势面前低头哩,有贺氏在,开平侯府才能在风雨中泰然处之。

宋妈妈道:“倒是听说不少人主动向侯府提哩,还都是高门大户,毛国公家、齐大相公家、蓝国公府都愿意下嫁女娃,侯爵门户以下也不少,甚至还有五品小官家想攀高枝,有传言说大内也有这意向,主君都没同意。”

“主君不同意,我还能不知他在想什么?”上官夫人笃定:“还是在想办法把老大同贺氏拉关系呗,我早说过,不是谁都有那本事成为贺家肱骨。”

上官家是贺氏肱骨的事,恨不能让全天下都知道。

宋妈妈犹豫须臾,劝道:“夫人以后莫在家里多提与贺氏关系了,老妇人听外院口风,主君近来似正受贺氏孤立敌对,夫人注意些才是。”

“知道了,”上官夫人最大优点知错就改,肯听劝,“不过真不能在老大和阿裳丫头身上想想办法?要真坐以待毙等小阿裳嫁翁家,东边可就彻底压我一头啦!”

宋妈妈不敢应声,嫁阿裳去翁家是主君和陶夫人共同意思,为着自家夫人和二公子三公子计,宋妈妈觉着还是不要逆主君的好。

上官夫人多少有些持宠而娇,凭多年来独得赵新焕偏爱,以及母家上官氏在贺相身边的地位,愣是觉得把阿裳谋给老大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是一举两得之好事,既能不让东院凭嫁女攀上更高门户,也能不让东院凭借娶妇向外发展势力,委实妙哉!

与此同时,被上官夫人惦记的主角之一赵睦,正在工部水部衙署里埋头苦干,也不算埋头苦干,只是不停歇一直在做事。

赵睦做事有条理,被安排给再多东西都能做到有条不紊,衙署老油条们一见新科状元这么能干这么有能力,各种各样事纷纷落到赵睦桌面,实实在在给赵睦上了官场第一课:

藏拙。

忙碌时倘实在遇见因不懂内中约定俗成或不成文规矩,拿不准时,赵睦去向人请教,三成左右同僚会给予指导,剩下十之六七则是搪塞奚落句:“您三元郎还能不会这种小事情?”

赵睦被文山会海淹没,也不知成天哪里来的议事议事议事,都堂一句话发出,底下各大部小部至少三日议事会起底。

最烦人的是,倘下头司署递上来一件什么事,无论事情大小,立马会有七八个水部分管司来管赵睦要报书,他们好给更上一层做汇报,体现出自己成天做了什么事,事实上呢,连公文都是下头人所写,那些坐堂者只会空吃功。

而且分明都是围着同一件事来,赵睦得从七八个角度写七八份报书,送上去后还要面临以各种奇葩理由退回来的修改,修改好再递呈,再修改再呈递,每天无穷无尽的繁琐。

新科状元被分来啰嗦事两大箩筐的工部水部,还是干的八品末流书记郎,老油条们不霍霍她那还能霍霍谁?

赵睦用多年亲身经历总结出经验,知道层次越高之人大多喜欢互相支持抱团发展,而层次越低者越是喜欢诋毁、针对和拆台,思维就是句“我过不好,也不能让你过好”,而今被公家丢进这里,那可不就是掉进“小人窝”。

想知道汴都官场什么样,单看那几家只手遮天呼风唤雨的领头羊可看不出啥真实来,汴都官场,乃至大周官场的真实模样,其实在末流官员胥吏。

这里不得不说,公家眼光是真毒辣,同期榜眼探花都在翰林院做着学术差事,公家单独把赵睦打发到底层来做事。

“你真是因为得罪公家,才被发配来这里?”青年公袍捋一把自己年轻的胡须,从桌对面探过头来,都遮不住的满脸好奇。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