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睦没有走远,回答声顺着幽冥道不轻不重回响过来,风轻云淡: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青史百代,政有腐时,财有竭时,武有溃时,家有灾时,国有难时,只要行守大道之人在,柴周历史就不会断,而我算个什么呢,我不过就是一个赵长源。”
三千载读史,所求不过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所得无非山水田园。
待赵睦离开后,于暗处观察的几个人现身贺氏父子面前,正是皇帝柴贞和他的三位左膀右臂。
贺晏知坐着没动,懒得向皇帝行君臣礼,他心底里还是看不上柴贞的,总觉得当年把此子送上帝位,不过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八王之乱,先帝子嗣死伤殆尽,只剩柴贞和另外一个庶皇子,矮子里头拔大个,贺晏知只能选柴贞。
“我当年或许应该听幕僚建议,选先翟王柴占登基的,”贺晏知轻声道:“虽他软弱无能,无力震慑九边军伍,但他更加老实听话。”
皇帝柴贞道:“这一局,是单纯的后生复仇,而非是你败在我手中。”
这一局,是赵睦为其三叔的复仇,是为以赵礼达为代表的仁人志士的复仇;这一局,是谢斛谢岍等边军为祁东大地上,惨死在十八部弯刀下所有祁东百姓的复仇,是为九边所有在煎熬中饱受侵略苦难之边民的复仇。
此仇深如海,猛似啸,你父子二人,躲不掉。
“至于你留下的残局,”皇帝道:“不着急,我兄弟几人慢慢收拾,不管二十年还是四十载,朕奉陪到底。”
贺晏知微笑着与皇帝四目相对,玩味道:“残局收拾不完的,二十年也好,四十年也罢,你又怎知,倒台一个贺氏,下个起来的不会是你身边的?赵氏,谢氏,鞠氏,你说会是哪个呢?”
皇帝却也是笑了,摇头道:“可怜你到最后,也还是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落到这一步,罢了,朕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贺晏知笑到擦眼角:“什么,你有儿子了?”
其他人:“……”
真是撕破脸皮到这一步,揭短只挑着要命的短揭,膝下无子是皇帝心病。
柴贞不恼亦不怒,道:“明日行刑台问斩的,只有你一个。”
“哗啦!”几声铁链重响,是隔壁看好戏的贺经禅从地上站起了身。
说来也是奇怪,皇帝一句话,百毒不侵的贺晏知眼眶变得湿润。
片刻,年过花甲的佞臣拊掌大笑:“既然如此,我便也后退一步,三清观里国运供奉牌,老朽回送公家份礼物,也算全你我最后一点君臣情分!”
供奉大周国运的牌位下藏着名单一份,拿下那上头所记官员,可助力打击不良势力,肃清几分乌烟瘴气的大周朝堂。
贺晏知坐在那里继续笑。
然则意识形态变坏,物欲横流,金钱腐败,人人只为私利,男人没了脊梁骨,女人失去耻辱心,这比去史灭国还要可怕千万倍,甚至离亡种都不远了,想重整人心?一百年后吧!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柴贞日记:
我比贺晏知更清楚接下来要面临怎样的烂摊子局面,我们的敌人从来不只是贺晏知父子,还有整个被带跑偏的士大夫阶级,贺氏父子只是他们的代表人物而已。
这场仗硬呐,估计得干上我们哥儿几个的老命了。
***
吴子裳日记:
贺氏斩首前一晚,赵睦深夜来找我,我不知他去见了谁,他也甚都没说,只道太累,想找个安心地方休息,我收留他一宿,深夜,我听见卧房隔壁他睡的屋子传来哭泣声,我想,这是他如释重负的喜悦和大事得成后的不知所措。
次日天亮,我去敲他门,隔壁已人去屋空,仿佛昨夜一切只是我的幻觉。
59、第五十九章
贺晏知伏法,贺经禅狱终生,又半月后,朝廷接连颁布旨意为曾经的忠志之士平反,尤其点出御史台那些前赴后继的忠烈,而开平侯府老三赵礼达,却未登上平反名录,皇帝想,群臣不答应。
因为当年赵礼达变法触犯的利益,不止贺氏一党,而是整个大周士大夫阶层,消息传回开平侯府,赵睦反应平静得让人不可置信。
平反事宜徐徐推进,街上百姓欢庆,待热度稍微减退些许,赵睦从汴都府狱接出贺庆颉。
半月时间来,贺庆颉虽身在狱中,外头喧天锣鼓却也非是不知因为何。
起开始,与他同牢里的人亦会抱团庆贺氏父子倒台,那些人还合起伙来故意到他面前寻衅滋事,他不懂如何回击,往往会同人起争执动拳脚。
每每如此,牢子都是直接将他拖走暴揍,各种手段再来上几回,人立马老实安分下来。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