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臣+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直让高仲日想冲上来捧住这厮脸同盘猫奴样揉一顿,直叹天下怎么可以有如赵长源这般俊美的人呢?俊美就罢了,他还并不文弱,骑射佳,拳脚硬,实在羡煞人也。

“人家相不中你?”另边凌粟打趣问。

本纯粹是句顽笑话而已,孰料赵睦正经点头,一手撑脸,一手轻拍膝盖:“对。”

对?

“不应该呀,”凌粟手上剥栗子动作没停,看了眼身边未婚妻,见她在听他们说话,没有独个不知所措干坐着,方继续笑腔道:“你条件这样好,到底是人家相不中你,还是你眼光太高?”

说完扭过头去和未婚妻解释:“长源你知道吧,二十年进士科状元郎,现在是大理寺寺正,很厉害的。”

“我听说过,条件很好。”潘氏女柔声细语应着。

这厢里,高仲日支愣起耳朵来准备听赵睦开口。

赵睦笑,眼底湿乎乎,梨窝随说话隐现:“我条件好个啥,差事忙起来没昼没夜,自个儿妹离开都无暇去送。”

“阿兄是在说阿裳么?”结束与刘启文说话的肖九不知何时走了回来,手里捏着空酒杯:“我来汴途经梁州,在梁州城外曾见到她。”

赵睦仰起脸看过来,除去因饮酒而湿润的眼睛,神色宁静如常:“她好?”

“好着。”肖九点头,道:“我遇见她时,她正与位友人结伴,要进城里买东西,不过她清瘦许多,我险些没能认出来。”

彼时他乘坐的船要进城补充物资用品,不急离码头,他方得时间与吴子裳多攀谈几句,话音里,他听出小阿裳离了汴都家,阿裳没多言,他便没多问。

闻罢肖九言,赵睦点了点头,没应声,眼底湿润……

又半个时辰,众散,原定回侯府的赵睦临时改主意回租住处。

待进门,不听通了灶台,忙里忙外烧热水点炭盆,赵睦披领裘衣坐门前台阶上,看雪花洋洋洒洒从夜空落下。

当不听烧上热水,蹲厨房屋门外开始点取暖炭盆时,赵睦忽然开口问:“到离推往返,半月时间应该够吧?”

“要去离推么?二爷一家不日就要到汴,届时阖家团圆,咱个应是抽不开身的。”不听点炭吹炭火吹得头发晕,回头往屋门口看过来一眼,看见他家公子屈膝坐在台阶上。

孤零零。

“去看一眼就好,不耽误时间,”赵睦仍旧仰头看着落进四方庭院里的雪,似在和不听商量,又似在自言自语:“我们快去快回,不在离推多逗留,只是去看一眼,应该可以吧。”

不听终于点燃炭盆,青色火焰燃烧起来,他往后退两步,搓搓手往掌心哈气,雪花落到身上即消化:“可是,公子见了姑娘又如何呢,回来后还是会闷闷不乐。”

自阿裳姑娘离开,公子便日夜只知公务,连饭量都在逐日减少,旁人或许不清楚其中缘由,不听跟在公子身边,他有眼睛有耳朵能自己看自己听。

公子对阿裳姑娘生了不该有的心思,公子要及时阻止错误事情发生的可能,公子为此饱受折磨。

小半年时间以来,公子对阿裳姑娘闭口不提,甚至也不愿听侯府人提起,不听知道,是公子放不下。

公子像个没事人般和以前一样照常生活着,日子好好坏坏不断前行着,无非就是生命无味而空白。

97、第九十七章

百司最早腊八开始封笔,腊月廿日正式全部封笔,至上元节过后才重新开衙,便从腊八那日算起,赵睦有充足时间走水陆两路转往离推来回。

这个念头萌生出来后,想法如雨后春笋疯长,起开始还能勉强按住,直到腊月十五,赵新焕二弟赵峻柏全家抵达青云码头,赵睦和赵瑾赵珂陪同上官夫人来迎接。

举家搬迁,声势浩大,开平侯府大车小辆几乎占去泰半码头前的宽路,今日人人都知开平侯府来码头接人,上官夫人喜欢这种备受瞩目的热闹场面,待看见赵峻柏一家有下船时,她更是命人点了炮仗接风。

见到貌似是二叔父的华服男人从大客船上下来,赵珂和身边从人嘀咕:“他这也太不像我们赵家人了吧。”

赵峻柏和赵新焕赵礼达同父同母,三人长相截然不同,据说老大随父,老三像母,老二肖舅,外甥随舅自古有之,赵珂见过舅公,只感觉二叔父一点不像舅公。

从人摇头耳语应道:“小人看不出来哪里不像啊。”

赵珂来劲,嘀咕着分析:“舅公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加上双大耳垂的厚耳朵,满脸长寿福相;二叔父么,二叔父两腮无肉,印堂发黑,气弱人虚,越看越像被掏空。”

站在他前面的赵睦赵瑾也听见这些嘀咕,同时回头看过来一眼。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