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份果決和狠,就是姬桓最大的才能,行軍打仗的能力對於他來說幾乎無關緊要,只要他會用猛將,會用賢臣,何愁坐不穩這江山?
「叔父。」商憫抬頭喊了一聲。
忠順公苦笑一聲,低頭看她,又將目光移向姬初寒。
姬初寒垂頭跪著,肩膀輕微顫抖,不敢抬頭去看他們兩人的臉色。仿佛斷頭鍘已經懸在了她的脖子上,就等他們二人開口宣判她是生是死。
血脈也許是親情產生的基礎,但絕對不是親情的全部。
對於商憫來說,姬初寒僅僅是一個陌生人,要是把姬初寒認作親人,那天下各個諸侯國宗室皆是商憫親人。黑鐵王令代表的身份和榮譽無法解此刻危難,武國人認這個令牌,可是梁國不認,姬桓不認。
梁國宮變,非武國朝貢使團所能參與。
「叔父,我有一提議。」商憫突然道。
忠順公道:「但說無妨。」
「我們把姬初寒交出去。」她認真道。
姬初寒眼淚刷地流了下來,一下子委頓在地,像是失了全身的力氣。
忠順公早有預料地嘆道:「然後呢?憫兒切記把話一次性說完,免得嚇到人。」
「把姬初寒交出去,叫姬桓賣我們武國一個面子。」商憫道。
「姬初寒逃到驛館,又和我們王族有這般深厚淵源,我們武國本可以保下她,卻遵規守矩,把她交了出來。這是武國在彰顯對於姬桓的敬重,姬桓無論如何都得對我們客氣幾分。」她慢慢道,「這時我們趁勢提出想要姬桓留初寒一命,姬桓必然不會答應,因為他又不傻,不會放任這麼一個人活著。可要是我們緊跟著提議,讓姬初寒為梁國質子,為質宿陽,遠離睢丘,說不定他就會順勢答應了呢?」
忠順公幽幽道:「可以是可以,提議而已,都可以提,但是姬桓可以選擇不接受。」他眼神垂下,落到姬初寒身上,「你也可以選擇不接受。」
商憫這麼提議,當然也是深思熟慮過的。
她最大的考量是保住武、梁二國維繫在表面上的「友好」邦交關係,其次的考量是保住姬初寒的小命。
姬初寒能從地道摸到驛館,難道姬桓就做不到嗎?恐怕只是時間問題罷了。要是姬桓主動找到武國使團要他們交人,那場面就會鬧得很難看了,雙方都不好收場。
再說姬初寒,她父母兄長都死了,支持三公子登位的大臣恐怕也要遭殃了。姬初寒才十三歲,既沒有政治手腕,也不具備領兵打仗的才能和生存的本領,身邊還沒有護衛私軍保護,就算她能僥倖逃出城,又該怎麼活下來?怎麼逃過搜捕?
橫豎都是死,不管怎麼走都會被姬桓逼到絕路。
索性武國一不做二不休,交出姬初寒,維護邦交關係,全了姬桓的面子,再向姬桓提議「流放」姬初寒,讓她當質子去。
要是姬桓上道也賣武國個面子,雙方互相賣面子互相成全,那豈不是兩全其美,皆大歡喜?
面子這東西,有時候一文不值,有時候重若千金。
大國的面子值錢,但這個值錢是建立在雙方國家沒有撕破臉皮的基礎上的。
商憫覺得,臉皮還是不要被撕破的好。
然而就像叔父所說的那樣,姬桓完全可以不賣面子,不接受武國的提議,那等待姬初寒的就是死。
「你選吧,初寒,我們給你兩個選擇。」忠順公彎腰把還在發抖的小姑娘攙扶了起來,「第一個選擇是你回地道,不管逃去哪裡都好,我武國使團不會帶你逃離睢丘,但也不會告訴姬桓曾在這兒見過你。第二個選擇是我們把你交出去,向姬桓提議派你為質,至於他接受不接受,那就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了。」
商憫也在看姬初寒。
要是換她處在姬初寒的位置上,她會選第二個選項。
反正選哪個都有很大的可能死掉,去宿陽為質,起碼能活得安穩一點點,只要老老實實縮著,姬桓大抵也想不起來有這麼個侄女,他也不會腦子突然抽風把姬初寒召回國。
姬初寒年少,上頭又有父親和長兄,姬桓投注在這個小姑娘身上的視線本來就有限,他的首要目標是殺了三公子及其長子,至於初寒,她還遠沒有成長到能夠成事的年齡,殺她只是順手施為,以斬草除根。
而為質之事,燕皇的要求是派遣各諸侯王直系後代。姬初寒為梁王王孫,有資格為質。對於其他諸侯國來說,派子女為質無異於被燕皇掐住喉嚨威脅,但對於梁國就沒有這樣的擔憂,因為梁國本來就是燕皇豢養的狗,派誰去為質都一樣,走過場而已。<="<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