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再沒有哪一個君主,能給予趙素塵如此多的信任, 也沒有哪一個君主會如此契合趙素塵的執政理念,更沒有一個君主會如此放權給一個臣子。」鄭顯華道, 「如果王位上坐的不是商溯和商憫,而是其他人,趙素塵根本就不會再留在武國了。」

「不留武國,那要去哪裡。」元慈沉思,「您的意思是,若完不成自己的抱負,趙素塵寧願就此歸隱,也不願意繼續為官嗎?」

「是。」鄭顯華眼含深意,「她本質上是個過剛易折的人啊,遇到明君就是利劍,遇到平庸之輩則會被忌憚,她可不是那種願意給自己委屈受的人。」

元慈揉揉眉心,有些心神不寧。

「在憂心何事?不如講給我聽。」鄭顯華關切地看著她,「是擔心憫兒嗎?」

「您說過之後我已經不擔心了。」元慈看向母親,第一次直白地暴露了自己的渴望,聲音輕但是堅定,「若是父親坐上了那個位置,趙師也不願意為我父親所用嗎?」

她以為會迎來訓斥,或者母親會警告她不可將這些心思宣之於口。

但是鄭顯華含笑看著她,「不愧是我兒。」

想起母親往日的教誨和引導,元慈怔然後又釋然。

今時不同往日,以前沒法說出口的話,現在好像都能說出口了。

「趙素塵當然是不可多得的賢才,可若是賢才不能為我所用,反而會變成刺向我們的尖刀,那就不是賢才,是雞肋。」鄭顯華嘆息。

「我和你父王十八歲成親……眼睜睜看著他靠近那個位置,然後又放棄了。」

若非如此……若非如此,今日享受大公主尊榮的,應該是她的女兒元慈。

元慈只從母親口中聽說過當年的舊事,因為父親從來不許他們提起,每次但凡沾到一星半點相關話題,他語氣都很嚴厲。

「母親也希望父親成王嗎?」元慈低聲問,「一直如此希望嗎?」

「當然希望。」鄭顯華扯動嘴角,「元慈,你不知道,那段時間你父親有多麼憂慮,幾乎是夜夜不得安眠……他怕他殺了他。」

「你父親在武國之內長大,武王則被早早送到了宿陽,為質多年,他是有功之人,同樣對你父親有恩。你父親早早發誓,如果他回國不會與他爭王位。本以為他回國無望了,可是伐梁結束……他又歸國了。」

「所以父親放棄了王位?」元慈問。

「文,你父親與武王不相上下;武,武王是難得的奇才,你父親遜了一籌。」鄭顯華道,「可是你父親從小在武國長大,朝堂人脈超過武王,可獲得更多擁戴。單看你父親這麼多年行軍打仗,又比武王差到了哪裡?」

她眼中滿含複雜的情緒,拉過元慈的手,說出了她在很多年前就想告訴她的話。

「從來,從來沒有什麼生而為王的道理,位置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商溯爭過了你的父親,所以他是王,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便能讓你父親徹夜難安,讓他擔心兄長是否會下狠手。只因你父親也獲得了參與試煉的資格,就剩下最後一步……」

「你父親爭不過商溯,是時局所迫,是他沒有硬起心腸,是迫於先王命令,也是他技不如人。」

「可是你看看現在,將要做到王座上的人是誰?」鄭顯華露出一個略微古怪的表情,「是你的妹妹,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商謙根本沒辦法跟她爭王位。」

「趙師疑心父親想要和妹妹爭王位。」元慈默然。

「我不拿你父親和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比,那未免太欺負人。」鄭顯華似笑非笑,「元慈不如拿自己和你妹妹比比。」

元慈的確愛爭強好勝,也常常拿自己與別人做比較。

因為是長女,每一樣她都力求做到最好,又因為天賦欠缺,沒法習武,所以她越發在別的方面投入精力。

她學習的是為臣之道,不管是在小學宮還是在別處,老師所教授的內容都免不了忠君報國那一套。

她有一次去找商憫玩,隔著宮殿聽見趙師在給妹妹授課,課上教授的內容和她學習的內容截然不同……妹妹學習的,是為君之道。

什麼樣的身份就該學什麼樣的道,這個念頭在元慈腦海中深深地紮根了。

可倘若她不想去學習那個道呢?

「論武你比不過商憫。」鄭顯華道,「論文,難道你比她差嗎?」

「趙師曾言,妹妹文道不及我。」元慈沉靜地說。

「待人接物,察言觀色,權衡之術,你和她比如何?」

「妹妹還是個孩子呢,不怎麼愛察言觀色。」元慈失笑,笑意中又夾雜了別的東西,「可能她從來不需要察言觀色吧,又有誰敢給她臉色瞧?只有別人看她臉色的份。繼後剛到武國時拿著架子,後來還不是服服帖帖,不敢越雷池半步。」<="<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