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隱約意識到了什麼, 並因為這種微妙的氣氛心生恐懼。

就和母后那次一樣,那時候宮裡就有這種詭異的氣氛,隨後不久,母后就離世了。

但是這次不一樣,父王逝世,詭異的氣氛依然沒有消失,反而變得更加濃重。商謙想,一定是又要死人了……這次死的人會是誰?只要不是姐姐就好。

他想見靖之大哥,可是他在邊境歷練,不能回來,只是托人給他帶了信。

商謙識的字非常多,可以把信很流暢地讀下來,那封信上寫滿了安慰的話,但是靖之大哥說,他也不知道姐姐什麼時候回來。商謙又去問了素塵姑姑,姑姑摸著他的頭說快了。

長陽君看出商謙只是來例行拜會,一個五歲的孩子,這會兒正沉浸在悲傷之中,對於很多事情一知半解。

她說了一些關切的話,安慰了他,又說了一些自己一家在宿陽的趣事,還說了商憫在宿陽的生活。商謙臉上總算有了一個笑臉。

他只在府中坐了半個時辰就離去了,說是明天還要去小學宮上課。

長陽君吃了一驚:「這么小就去上課了?這個時候也不能停?」

「還有五天到初一,還要再上兩天課,父王過世後,哀悼期為九天,現下已經過了。」商謙規規矩矩道,「姐姐不在,沒人教我,姑姑也忙,但是課不能落下,所以我去小學宮。」

長陽君「啊」了一聲,沒有洞悉他混世魔王的本性。

親人離世,他性情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跳脫了。

長陽君拉著他的小手,親自把他送到了出府的轎子上。

回屋後她對老伴道:「看著是個特別懂事的孩子,等他長大,憫兒也有左膀右臂了。這孩子好像差三個月六歲,才多大就懂得這麼多了,比言澈小時候聰明。」

「就是謙兒母親的那個事兒……」孟修賢提了一句。

繼後害人不成反被殺,這件事情始終是姐弟兩人間的一道刺,商謙年齡小不知道真相,等他長大了,也不知會不會移了性情。

兩位老人的憂慮,商謙不知。

身邊的長輩要麼離世,要麼忙得移不開手腳,商謙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武國的國喪不像大燕國喪,沒有那麼大的規矩,主要是由於如果喪事大酬大辦,多少會對民間百姓的生產生活產生影響,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儘量簡辦。

民間九日內暫停嫁娶之事,不允許在公開場合奏樂歌舞。宗室臣子素服一月,齋戒九日,王族直系親屬素服一月,齋戒一月,十五歲以下、六十歲以上者免除齋戒,素服即可。

九日已過,商謙得繼續上學,他知道這是讓自己身邊長輩對他放心的唯一方式。

小學宮裡的學生通常也只使用學名,隱藏出身,以示有教無類。但是出身世家大族,彼此之間總會有聯繫,小學宮裡的學生表面不說,實際上有好些人都知道商謙是武國二公子,平日裡也不乏人奉承討好。

但是今日,奉承他的人變少了。

商謙本來就煩這些人,一開始倒也覺得無所謂,但是身邊幫他提書的書童十分機靈,他是武王專門撥到二公子身邊的。

「公子可注意到,往日圍在您身邊的人不見了?」書童道。

商謙經他這麼一提醒,突然意識到了不對。

這不就是姐姐教他的,平步青雲時身邊總是一幫蒼蠅想要分一杯羹,若是跌落谷底,那些蠅蟲就會轟然散去。

父王死了,他就算跌落谷底了嗎?他們為什麼會那麼想?

商謙臉色寒了下來,憑藉良好的記性掃了一圈,腦子裡蹦出了一個人名——孟良。

他在去年過年時的宴會上看到過他,他是孟永春的大兒子。

商謙今年入小學宮的時候,孟良就已經在學宮上了兩年學了,他表現得很是殷勤。

今天孟良也來了,但只是客客氣氣地跟他打了招呼,沒有像往日一樣貼過來。

商謙在心中記下一筆。

注意到了孟良,他順勢看向了孟晦,孟良的弟弟。

孟晦不經常過來獻殷勤,商謙看他還是比較順眼的,但凡孟晦湊到近處,說的話辦的事兒都讓人比較舒服。而且孟晦居然能看出來他對孟良的不耐煩,並會在時機合適的時候把他哥哥叫走。

要不是父王警告,在小學宮鬧事就要被打板子,他一定會讓身邊的人把孟良綁起來套麻袋狠狠揍一頓,免得他在身邊繞來繞去惹人心煩。

孟良和孟晦哥兒倆關係不好,商謙只需一眼就能看出來。

他和姐姐關係好,所以知道真正的同胞親人該是什麼樣的相處方式。

孟晦居然也在看他,見到商謙將目光投向他,他眼神移開一瞬,似乎又覺不妥,轉過臉來含笑點頭。

商謙心裡疑竇叢生。

……

孟晦跟自己那傻大憨粗的蠢貨哥哥孟良不同。

昨晚,在父親把他們兄弟倆叫到近前說出那句話的下一秒,他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