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為父聽說,你在小學宮的時候對二公子大獻殷勤?」

孟良懵懵道:「倒也沒有到大獻殷勤這種程度吧……」

「糊塗!」父親斥道,「你父親我官居左將,在朝堂上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你放著正事不干,拿著書本不學,反倒妄想走那捷徑,捧誰不好去捧二公子?手伸出來!」

孟良稀里糊塗地被打了一頓手板子,不服氣,指著孟晦道:「是二弟這麼做,我才……」

孟晦確實是故意這麼做的,他就是在挑撥,他的人生樂趣就是看大哥干蠢事說蠢話。他開一個頭,孟良就爭著搶著做,他收手了,孟良還是搶著做。

這話要是孟良沒說出來也就罷了,可是他一說出來,父親這般混跡官場的人將他的小心思看得透透的。

父親更生氣了,抽出皮帶抽了孟晦一頓:「我叫你心術不正!我叫你挑撥是非!你也不知道勸著你大哥,就看著他在那丟人現眼,你給我跪走廊里跪半個時辰!」

孟晦歪歪斜斜地起身,在孟良幸災樂禍的注視下推門跪著去了。

倒不是父親不想讓他跪更久,而是跪久一點他屍體都該凍硬了,外頭滴水成冰。

孟晦已經開始習武了,身體硬實,跪了半個時辰愣是屁事沒有,他身上被抽出來的傷還隱隱作痛呢,本想休息一天,但是父親斥罵他想偷懶,他只能又來上學。

躺在床上的時候,孟晦就想——不對勁。

以父親的人脈,想知道兒子在小學宮裡的情況簡直易如反掌。孟良又不是第一天對二公子獻殷勤,怎麼他早不批評,晚不批評,偏偏趕在武王離世的時候批評?

難道是父親認為大公主和二公子早晚是敵人,大公主遲早要繼承王位,覺得兒子應該去奉承大公主?

可是這猜測站不住腳,商謙年少,性情未定,大可不必這麼著急。

父親不像是在惱怒兒子奉承誰,而是在用這種辦法讓他們與商謙保持距離。

以前不需要保持距離,但是現在需要了。

為什麼?

憫公主就算歸國,也不能改變她才十二歲的事實。

宿陽那邊的事情,孟晦猜不到,不知道公主會何時歸國。

萬一她回不來呢?萬一她沒有辦法成為武王呢?

她成不了武王……誰會是武王?

孟晦腦子裡閃出了一個人的身影。

他又想起父親很久之前不經意提起過,他曾與忠順公一同領兵,二人私交甚好。

他無端覺得脖子有點發涼……摸了摸脖頸,心中祈禱父親別幹什麼讓全族掉腦袋的事兒。

第二天孟晦來到了小學宮。

幸好受的都是皮外傷,除了疼點倒沒什麼大不了。

大哥長了記性,聽從父親的話,不再過分接近二公子了。

本以為這一天就會這麼平淡無奇地過去。

臨到下學的時候,他走過學宮的拐角突然被麻袋罩住了頭,身後的人力氣極大,顯然有武學功底,輕而易舉地就把他給制住了,還卡住了他的喉嚨,不讓他說話。

孟晦不住掙扎著,被身後的人提溜到了一個空置的房間裡。

麻袋一取,他看見了商謙。

商謙從袖子裡抽出隨身攜帶的馬鞭子。他心裡回想著小書童白天裡點撥他的話,覺得他說得可能有點言重了,哪就到了那種程度呢?

不過他也結合姐姐的教導認真思考了。

人嘛,要多思多想,想不通的話,就多問。

商謙覺得靠自己可能是想不通了,於是他決定採用問的方法。

問孟良肯定不行,商謙總覺得孟良雖然年齡比他大,但還沒他聰明……

既然這樣,那就問孟晦吧。

姐姐也說了,要是怕對方嘴裡說不出實話,可以先進行威懾,實在不行就打一頓,大部分人都會說實話的。

商謙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姐姐的理論教導。

他拿著鞭子走到孟晦面前,問:「你哥哥今天怎麼不來奉承我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