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對方開始訓兵練兵。
這十萬人如何吃飯是一個大問題,高澹手腕靈活,開始發動手下的人去劫掠婁國邊軍和邊城的糧倉,去搶武器庫,搶到了就開始發糧發武器。
現在這支隊伍的嚴整性和戰鬥力又上了一個台階。
他們當然比不上正規軍,更比不上武國精心操練的銳卒,可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商憫聽完樊筠匯報,笑道:「真是來了個了不得的人物,高澹,這名字一聽就是讀過書的人取的,他來歷不一般啊。」
樊筠也是個妙人,當場接道:「是啊,不然應該叫高鐵柱才對。」
她可沒光顧著說笑,正事是牢牢記在心上的。
「王上,這些流寇該如何處置?」
商憫張口剛想說點什麼,卻閉上了嘴,看向樊筠道:「愛卿可有妙計?」
姑姑提點過她,當王的不能把什麼事情都給想全,什麼事情都給通通安排到位,臣子無法做主的事情,她可以做主,但是也要允許臣子發出自己的聲音。
如果事事都要商憫操心,恐怕她就要未老先衰了。
樊筠心中果然也有成算,雖有成算,可這件事情她的確無法親自做主,需要讓朝鹿朝堂上下定奪。
奏摺她已經快馬加鞭送去了朝鹿,正在等待批覆。不過商憫來了,一下子就省了不少功夫,必要的時候可以請王上直接決斷。
「臣想了一出分化之計!」樊筠一雙大眼炯炯有神,「現在已經春雪化凍,土地也可以挖動了,我們不如效仿先王政策,宣布接收流民,將他們分而化之,分散各地,讓他們開荒墾田,築屋置業。如此五年之後可看情況授予他們武國戶籍,將其徹底歸化為武國人。且這次梁國險惡用心昭然若揭,不久之後武梁恐有大戰,武國需要人!這些人哪怕不當士兵,也可以在後方耕種,保證糧草供應。」
「臣之策略,武國史上均有先例,奏摺算算時間應該已經送到了朝鹿,料想群臣應當也會支持。」
「好!」商憫贊道,「愛卿計策與本王不謀而合。」
之所以是分化之計,是因為抓住了普通人的畏戰心理。
試問有田可種,有屋可住,誰還願意打仗呢?武國此舉相當於招安,剛聚起來的流寇之勢會被這個政策分解大半。
樊筠受到鼓舞,接著道:「那高澹必會是武國心腹大患,對方自梁國而來,極有可能是受梁王指使。就算高澹接受招安,也不可聽信此人之言,最好殺之!永除後患!」
商憫卻並未立刻答應樊筠提議,反問道:「樊卿如何評價高澹此人的人品?」
樊筠沉思,「稱得上為人公允。」她猶豫,「王上莫不是對此人起了愛才之心?臣以為,公允也可能是收買人心之計,不得不防。」
她沒有再咬死口要殺掉高澹,可見是個為官圓滑之人,很會看上頭人臉色。
「的確,就算他肯投效,也要試試他是否是真心投效。」商憫微笑,「樊卿請擬詔書,明日起頒布政令,暫開鳳陂城一城為接收難民的口岸,試試那些流民會是什麼反應。」
「是,臣謹遵王命。」樊筠道。
……
第二日,蓋著鮮紅城主印的政令傳遍全城。
不久,政令就傳到了在婁國邊境徘徊的流寇隊伍中。
婁國邊城的城主也收到了政令,他從頭到尾通讀了一遍,不由淚流滿面……總算能把這群活祖宗送走了。
他們對外宣稱有二十萬人,實際的數量大概是十幾萬,可是這十幾萬也夠婁國喝一壺的,這都有婁國五分之一的人口了。要不是那個叫高澹流寇首領對手下的人還算有約束,他真怕這些流民對附近村鎮的人燒殺搶掠。
再想想對方喊的口號:「打殺豪富,廣濟貧民……」
難道這不是喊口號,是來真的?
不管婁國人是如何疑惑,這都擋不了他們歡送流民的心。
高澹看完身邊人遞過來的政令,唇邊露出微笑。
他道:「去把阿毛叫來。」
阿毛就是那個偷偷從懷裡掏出捉妖全策的人,高澹對阿毛還算比較倚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