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是走上了集權之路,這是在這個時代這個背景下的唯一選擇,可想而知,如果等王朝建立,新朝的集權水平也會冠絕以往,勝過大燕和大虞。

久而久之,上位者只會想著愚民,只會想著維穩,想永遠高坐在廟堂之上,緊接著到來的就會是國家衰弱,強者恆強,弱者愈弱。

她此時所舉,就與姬瑯臨死的時候說「以賢為帝」異曲同工。

皇帝當由賢者擔任。

如果商憫沒有穿越前的記憶,她不會那麼做,但是她還保留著前世的珍貴記憶,它提醒著她的不同,照亮了她的來時路,警示著她即將走過的路。

她也始終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更何況,聖人後代之所以統治著大片的疆土,只是因為他們是聖人之後嗎?

聖人讓自己的後代成為領導人族的人,是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承擔起那份責任。聖人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種責任,否則他們不會天柱之下還靈,不會帶領人族鑄造九根鎮世神柱。

只是現在幾千年過去,人心變化太大,那些已經成為了王侯將相的聖人後代忘記了自己責任,甚至曲解了先祖之意,用聖人後代的身份給自己的統治寶座鍍上了金身。

梁王之流才是背棄了先祖期望的人。

梁王挑揀著桌子上的戰報,又遞給了姬成墨。

姬成墨一看,沉默下來。

主持報刊院修訂各類書籍的人,是他的堂妹,姬初寒。

他知道父親給姬初寒下了蠱蟲,原以為這個女孩一輩子也逃不過他們的掌控,卻沒想到到了武國之後,蠱蟲就失靈了。

姬初寒以梁王子孫的身份主持著武國的事務,甚至還幫助武國向梁國民眾宣傳武王的德政,讓他們民心歸順。

她以這等身份出現在被武國占領的梁國城池中,所帶來的效果是極其顯著的。她親口站出來說梁王得位不正,那麼梁王就百口莫辯,因為她就是那天宮變的最大見證者。她又親口說武王仁慈,會厚待梁國百姓,那麼梁國百姓就會從原本的十分質疑降低到五分質疑。

姬初寒是一個無比顯眼的金字招牌,用於穩定梁國民眾之心。

「背祖忘恩!」姬成墨怒道。

梁王也是此刻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小瞧了自己侄女的性情,更小瞧了武國的手段。

一個不到十五歲的小姑娘罷了,還能翻出浪花?事實是她還真能翻出浪來。

如果武國沒有能力取出她身體中埋藏的蠱蟲,那麼姬初寒或許就不會背叛。可是蠱蟲被取出,計劃被全盤打亂,這失敗的惡果只能由梁國吞下。

在惶恐不安中,又一則驚天噩耗被擺到了梁王的桌案上。

梁國派出去攻打大燕的其中一支軍隊,足有十五萬人,而燕軍則派出了十萬將士迎戰。

最終,十五萬梁國兵被大燕將軍袁遙所率領的十萬燕軍踏平。

為什麼說是踏平?

因為大燕軍隊自與多國交戰以來,首次大規模派出了象兵。

只有大燕掌握了馴服大規模象群的方法,也只有他們能夠將這種野獸運用在戰場上。

幾百頭身披鎧甲的巨象踏入敵陣之中,將梁國軍隊衝擊得不成陣型。

象兵是有辦法應對的,它們體型巨大,容易被當做活靶子,所以在攻城之戰尤其是火器交戰中,人們對象兵的運用非常克制。

但關鍵是這次大燕與梁國交戰是發生在少有遮擋的荒原上,火銃的射程有限,能夠起到一點作用的只有騎兵和弓箭手。

然大象身上覆蓋著鐵甲,弓箭難以洞穿,雙方兵馬接近交戰之後,象兵如入無人之境。

大象是極其聰明的,在作戰的時候還懂得互相配合,一個象鼻甩過去人就被抽飛了。這當壓制力實在太過恐怖,渺小的人類難以撼動山嶽。

梁國軍隊士氣大落,很快被殺得丟盔棄甲。

燕國軍隊將其圍困,殲敵過半數,余者突圍逃亡,而後又遭受燕軍追擊,除了小支軍隊逃脫之外,其餘幾乎被盡數殲滅。

聽到這個消息,梁王坐在王座上抖若篩糠。

姬成墨匆匆趕來,看到自己的父親一口氣提不上來似乎要暈過去的模樣不禁大驚失色,趕緊又叫來了醫者。

這段時間梁王經常犯病,通常是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好不容易用水送服了丹藥,梁王緩了過來,一把抓住了剛剛趕過來的吳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