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梁王急得眼睛裡冒火,可是吳英其實並不是太著急,梁國怎麼樣又跟他沒關係。

當一個國家的君主把自己的國家放在天平之上,用全部國運來成全個人私慾,追求那虛無縹緲的長生不老永享富貴的理想,那麼他就已經失去了為王者的資格。

民間民意沸騰,不過是他先前舉動的反噬罷了。

……

當聽到武國軍隊正在向梁國泉柳一地聚集的時候,此地百姓人心惶惶。

泉柳算不上什麼重鎮,卻是從東北方婁國攻打梁國腹地重城寧泰城的必經之路,戰爭一打響,這兒的百姓就遭了難。

然而首先將矛頭對準他們的,不是武國的軍隊,而是梁國的軍隊。

鄉里鄉親還算團結,幾個提前知道消息的人挨家挨戶敲門,然後眾人如臨大敵,開始翻箱倒櫃。

「這回把糧食藏哪兒?」

城中姓劉的一戶人家也得到了消息,他們面色蒼白,互相看了一眼。

劉家老頭哆嗦著道:「上回藏旱井底下也被發現了,還讓老大挨了二十個軍棍,這回是不能藏那兒了。」

「在樹下挖個坑,把糧食裝到瓦罐裡面埋起來?把泥土踩實,也不一定會被發現……」劉家老太也坐立不安,「或者在牆裡面挖個縫,塞進去呢?用泥糊住縫,一夜的工夫就幹了,根本就看不出來。」

「好主意!好主意啊!」劉家老頭眼前一亮。

一家人得了這麼一個好辦法,趕緊忙活了起來。

他們把糧食放到布袋裡面,在牆上卸下磚塊,然後又把糧食塞了進去,磚石敲掉一半,製造出一個可以容納糧食的牆壁中空層,最後用土糊上,過了個把時辰土幹掉了,果然看不出來異樣了。

「這麼個好主意,我這就去告訴村里人。」劉家老頭眼神發亮。

一家人被他唬了一跳,連忙制止了他。

他那上回挨了二十個軍棍的好大兒擋在他面前,悽苦道:「爹,這麼個方法咱們家知道也就得了,要是被其他人知道,又不小心走漏了風聲,那咱們家的餘糧也沒了,下回軍隊再來征糧食,可就要把屋牆給推倒找糧了。」

劉家老頭臉色一下子變得晦暗,有心想要斥責自己家裡人太不顧鄉里鄉親的情義,可是又想到了上回發生的破爛事兒。

來收繳糧食的士兵在隔壁人家找不到糧食,對著那一家人好一頓拳打腳踢。最後那人挺不住說了藏糧食的地點,說是在柳樹下的一個地窖里,用草蓆子蓋著,上面還覆蓋了土。

於是那些糧食就全都沒了。因為地窖蓋得比較大,是幾戶人家共用的,他們把自己家的糧也藏在了那兒。

即便說出了藏糧食的地點,可還是沒有保下那人的一條性命,梁國軍官以抗拒征繳糧食為由,將那一家人拽到外頭殺了。

村里人出去的時候就看到了沾滿了塵土的屍體,和地上的大灘血跡,那些征繳糧食的軍隊揚長而去。

一聽到武國軍隊即將來,梁國軍隊要迎戰,村里人就知道,梁國的軍隊又要來向他們征繳糧食了。

經過幾次的教訓後,他們已經學會了在外面放一點的餘糧讓士兵們找到,剩下的則各憑本事藏起來。

只要或多或少能徵到糧食,那些士兵總不至於做得太過分,要是找不到了,那麼那些士兵什麼都能做得出來。

「唉!」劉家老頭捶胸頓足,腳步幾度跨出去,卻又收了回來,最後只能呆呆地在家裡面坐著。

劉家大兒垂著腦袋,良心也是不安。但是為了一家人的活路,他沒有辦法。

村子裡面凡是個青壯的都被拉去當兵了,他沒去,是因為他先天缺了一隻腳,去了戰場上也是送死的命。

劉家人就在戰戰兢兢中等候著。

等了幾天,他們沒有等到前來征糧的士兵,倒是等到了當地非常有名望的大戶,李家的家丁。

李家的家丁進了村就跟土匪似的,帶著幾十個打手挨家挨戶搜糧食。

村裡面有些老人哭喊著,說這是最後的糧食,求求他們給個活路,但是那些人不為所動,一腳將老人踹翻,拿著搜集到的幾袋子糧食大搖大擺地走了。

村里人這才知道,原來是朝廷上那些大人覺得從老百姓手裡掙不到糧了,於是就讓富豪鄉紳繳糧。

這他們哪裡肯?

許多農民都在李家的田地上過活,是他們的佃戶。李家不想把糧食交出去,那這糧食從哪兒來?還不是從他們這些人頭上拿,打量他們好欺負罷了。

村裡面傳來一陣一陣的哭聲,劉家人聽了心裡不是滋味。

他們的糧食保住了,但是有很多人家裡頭一丁點餘糧都沒了,有許多人已經開始啃樹皮挖野菜,很快天氣又要涼下來,樹皮和野菜也沒得吃,等待他們的結果只能是被餓死。

劉家大兒怨恨道:「都怪那武國人要來打我們梁國,原本日子還能過得下去!他們一來,這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