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商憫的本質目的除了開疆拓土之外,還是為了聚攏民心。

前世的她讓鄭留帶話。

其中一條就是聚攏民心,然後去一趟問天山。

至於去問天山幹什麼……當然是,封禪,成聖。

在天柱之下,規則所限,如何成聖?

商憫心中好奇,心中產生了隱約的預感和紛亂的想法,但是一時間沒有抓住。

梁國朝堂上,漸漸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

就連那些被梁王一手提拔的臣子,也開始質疑梁王。

有人當庭問,為何不停止攻打大燕,讓軍隊回援挽救梁國。

梁王有苦難言。

緊接著就有人在草堂之上扭扭捏捏地提出一個建議:既然武國和梁國都想殺妖,那梁國就算對武國服個軟又如何?

這個大臣還是要點臉的,沒有直接說投降,而是說答應讓武國軍隊過境,和他們一塊去攻打大燕……

現在知道服軟了,早幹啥去了?

其實在起初梁國拒絕武國軍隊過境的時候,就有人非常不安,覺得武國會趁機對梁國下手,而梁國必定不敵,只是那個時候投降派的聲量比較小。

但是如今,梁國朝野上下早就怯戰了,有人開這麼一個頭,投降派的聲音立刻占據了多數。

許多大臣本就是跟著梁王這個謀朝篡位的王才雞犬升天的,慣會投機倒把,要說他們對梁王有多忠誠,那倒未必。

人都是要活命的,他們是梁國的臣子,但是他們也要活命。提前投降或許能活命,等武國軍隊兵臨城下了,那他們就一定活不了。

武國在攻打梁國的時候,每當要攻打城池,都會派人喊話,讓信鷹在城中散布紙頁,其主旨只有一條——投降不殺!

梁國的軍隊不相信武國會不殺戰俘,他們的梁王殺戰俘就殺得起興,蘇歸也處決過戰俘,所以一開始沒有人把這個話當成真的。

直到有一個城池的將領真的頂不住投降了,結果武國軍隊真的沒殺一個戰俘,反而給他們提供了兩條路。

要麼充入武國軍成為前鋒軍,幫武國攻打梁國,要麼就發作雜役,幫助武國軍隊修建戰壕,搬運貨物,或者被發配去給流民修房子。

個人有個人的選擇,選擇成為前鋒軍的人不在少數,主要是軍功太過誘人。

在這件事之後,梁國軍隊的戰鬥意志更是土崩瓦解,甚至有許多人只是象徵性地抵抗一下。

眼看著投降派占據多數,幾乎要控制不住,吳英也是無語了。

對於人心這種東西,他以為自己這麼多年已經看透了,但是沒想到人族的下限總會突破他的預想。

為了避免梁國提前散架,難以牽制武國,他只好對梁王鬆了口,允許攻打大燕的梁國軍撤退,回來抗擊武國。

梁王又是一喜,沒想到竟能如此峰迴路轉。

可就當他下令回援,梁國軍隊也開始撤退之後,前方戰報傳來。

那位袁將軍袁遙窮追不捨,麾下軍隊作戰勇猛,竟有要率軍踏破梁國國門的架勢。

眼看天氣又將轉寒,袁遙心中也是焦慮。

到了冬天就沒有辦法動用象兵了,它們只能適應溫暖的氣候,到時候他的軍隊戰鬥力就將大打折扣。

冬日行軍軍隊的戰鬥力也會下降,不是每個國家的軍隊都能像武國軍一樣可以無懼嚴寒冬日打仗。

也不知道武國軍攻打到了梁國何處?關於武國的戰報總是遲緩一分……大將軍現在在帶領哪路兵馬?<="<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