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雖身著不合身的布衣破袍,卻在神情眉眼中,自有一派與山野之人有別的高絕姿態。
而這張被月色模糊的面容,帶著與年歲絕不相符的成熟,以及讓梁仲寧完全捉摸不透的神秘。
也正在他這勒馬止步的當口,面對他隨時可能發作的怒氣,對方氣定神閒地一笑,朝著他拱手作揖後,自那高處朗聲道:
「高密嚴喬,候渠帥久矣。」
005
梁仲寧凝視著這個不速之客。
若是先前沒有在田氏塢堡之外的一敗,他說不準會在對方甫一自報家門之時,便又覺這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物。
但也或許,他縱然當真有這種想法,在仔細想想對方話中意味後,也不會真當她是個貿然攔路的狂悖之徒。
「高密嚴喬?」梁仲寧擰了擰眉頭。
時人多以地名加在名姓之前,以示出身,比如常山趙子,九原呂奉先之類。
一則出於末年王莽篡政後,所實行的「二名之禁」,在東漢依然多有沿襲。二名之後,重名重姓之人甚多,在前頭加上地名官職爵位便好分辨得多。
二則,此時之人對於鄉黨的認可,可以說高得驚人。
當然重不重名的姑且不論,高密嚴喬與陳留典韋一樣,都是梁仲寧此前並未聽過的名字。
倒是有一點不同,高密並不在兗州境內。
而若提到高密,便很難繞得開一個人。
「不錯,鄭師康成所在的高密。」喬琰像是能猜出他此刻疑惑的是什麼,繼續接話說道。
她收手而立,在回話之時的語氣平靜,讓人絕難相信她在說的是一個在作偽的話。
原本的「喬琰」長年帶病,久不出門,甚少與周邊鄰里接觸,更是因為母親的緣故,與其說她是兗州梁國口音,不如說她是洛陽官話更合適,這也無疑讓她的偽裝更多了一層保護。
可比起喬琰的鎮定自若,得到對方的答覆、聞聽到鄭師康成四字後的梁仲寧,無疑就要失態得多。
鄭康成是什麼人?
那是當世經學大師,鄭玄!
算起來高密在此時隸屬於北海國,若當真按照嚴格的自稱來說,她該當與北海孔融一樣,自稱為北海嚴喬才對。
可在鄭玄這個名字面前,她如此稱呼顯然沒有任何的問題。
鄭玄先後師從於第五元先、張恭祖、馬融,於四十歲上已成當世經學名家,客耕東萊期間門徒數千,聽之講學。
建寧元年的黨錮之禍,因鄭玄曾為杜密故吏,也將其牽連在內,於是在十三年前,鄭玄被遣返祖籍高密□□。
世人多重名士,何況是鄭玄這樣的天下名士。
遣返高密之後的禁錮,也並未影響鄭玄在高密傳道授業。
他更是在這十三年間,寫下了數百萬字的經學典籍,創立了鄭學,又於和今文經學的對峙中一戰成名!
即便是門徒聲勢浩大至此的黃巾軍,也實在不敢說在高密與東萊等地,在一呼百應上能與鄭玄相比。
高密之名,若因鄭玄的緣故,或許尤在北海之上。
而這位找上門來的年少童子,若當真是鄭玄之徒,梁仲寧還當真不敢對她有所慢待。
他將手中的半截槍桿垂落了下來,神情中已經少了幾分攻擊性。
隨後,他掣著韁繩緩緩而前,直到停在對方的面前。
在如此近的距離之下,那張逆光中的臉便足夠清晰地呈現在了他的面前。
他這賊寇當前的威懾之下,對方的神情依然有一派泰山崩於前而不動聲色的沉靜,更只是抬了抬眸,像是對他又做了個示意。
如此年少,又有如此風姿氣度,好像的確說得通。
在形成了這種認知之後,梁仲寧更不難進一步推斷出為何她會出現在此處。
鄭玄此人,年少之時即通曉讖緯方術之學,術數水準絕高,入關中拜馬融為師後更是跟隨其行演算渾天學說之事。
在梁仲寧這等對鄭玄多有風聞的人看來,若這小童為鄭氏門生,在推天演命的學問上少有所成,進而推算出了他的動向,也未嘗沒有這個可能。
梁仲寧心中對此等高人有所顧忌,面上卻不想露出任何示弱的情緒,而是揚聲問道:「那麼閣下因何事尋我?」
黃巾再如何在此時占據州郡之地也難改流民本質,而鄭玄門徒卻起碼也與士人沾了個邊,二者之間說是有一道鴻溝也不為過。
他也更不是個瞎子,看得出這小童雖面容上少了幾分血色,卻也是養尊處優環境裡長成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