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也包括她在這行軍路上給梁仲寧上的課程。

手握「重兵」,對行軍方略自然有所求,喬琰在此時搬出了那些個很成套路體系的東西,同樣是對症下藥之舉。

不過這東西到底是為了讓黃巾軍的布陣紮營更有章法,降低疫症傳播的可能性,還是為了別的用途,程立站在一個旁觀者的位置上看得很清楚。

他這麼一聯想便難免有些走神,忽聽喬琰問道:「仲德先生似乎有話想說?」

「算不上是有話,不過是想問問,足下指導梁仲寧安營紮寨之法,是否如我所想。」

程立也沒有遮掩的意思,乾脆開了口,「兗州黃巾與豫州黃巾均為亂軍,兩亂相逢必有亂生,卻不若——此為一正,彼為一亂。」

「不錯,仲德先生所言正是我之所想。」喬琰接話道:「這一正若是還不得其法,只知紙上談兵,效果更佳。」

程立回道:「那麼我想我知道該當如何添這一把火了。」

他話一說完,這年齡足有三十歲之差的一老一少相視一笑,神情中的狡詐算計說不出的相似。

這就是跟聰明人打交道的好處了。

------------

軍隊行過尉氏後不久就進了潁川境內。

豫州八郡之一的潁川,以其地理資源和交通樞紐作用,在漢末已成中原大郡,更因其學術風氣,在未來的群雄割據環境下湧現了大批的名士謀臣。

潁川陳氏,潁陰荀氏,長社鍾氏都是各中翹楚。

只可惜現在的潁川正成黃巾與漢軍對峙的第一道戰線,這昔日夏朝定都之地為戰火所波及,倒是暫時讓喬琰無緣得見「汝潁多奇士」的盛景。

在喬琰的提點下,梁仲寧將軍隊暫時駐紮在了鄢陵一帶,而後讓人往長社方向,給波才渠帥送了一封信。

說實話此時送信的意義也不太大。

鄢陵已屬潁川郡地界,兗州黃巾不辭行路抵達此地,就顯然不可能輕易撤回,就算波才對此地莫名其妙又多了一支隊伍,還是極有可能不聽他指揮的隊伍有什麼意見,大概也並不可能將人給驅趕回去。

充其量也就是表達一下,他們並沒有從後背搞偷襲的意思。

波才拿到這封信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

這種遲來的通知看似有禮,卻還是難免讓他有如鯁在喉之感。

他送走了信使,沉默了好半晌,才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來。

「兗州……」

他兵進豫州之前打兗州而過,對兗州彼時的三方渠帥大略有數。

梁靖、卜己、張伯三人都有些水準,卻也僅此而已,起碼不夠有這個統率大方的本事,更不能跟大漢名將對決疆場。

若非如此,兗豫一帶也不會是由波才來挑這個大梁。

可不過短短一個月,兗州黃巾的局勢儼然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喬琰讓梁仲寧送信給波才,只是大致同他說了信中該有的內容,具體的措辭卻是梁仲寧這個自認的「文化人」自己寫的。

這封送到波才手中的信上,花費了三兩筆墨寫到了兗州境內三方黃巾渠帥「意外」只剩一方之事,在對波才問候的措辭中儼然有與他平起平坐的意思。

梁仲寧因近來發生的變化,並未意識到自己在語氣中透露出的情緒,驟然接到此信的波才卻看得很分明。

這顯然未必是個合格的外援,甚至極有可能是個惡客!

尤其是在他對陣朱儁與皇甫嵩的交手中依然占據上風的局面下,憑空多出一萬多人,並不能讓他覺得驚喜。

接連數戰告捷,讓波才無比確信,大賢良師張角所說的「漢室衰頹已成必然,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實實在在是個真理。

如此一來,他根本不需要有什麼外援,也足可以正面攻破長社,將朝廷的兩位中郎將擒獲祭旗。

梁仲寧分明是來跟他瓜分功勞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