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偏巧正在此時,在夜色里先有人忽然高聲問道:「渠帥在何處?」

渠帥在何處?

波才發覺情況有異,已快速整裝提劍,開始召集心腹人手籌備迎敵之事。

但有喬琰這個內應的指點,無論是朱儁還是傅燮帶領的人都距離波才所在的位置有些距離,以至於這句回應並未得到一個回復。

夜間動亂這種極其容易形成營嘯的環境之下,對敵方的情形又觀察得不甚明了,很難不讓人對於時間生出一種錯誤的認知。

以至於黃巾軍來回逃竄,握著武器卻不知道該當往何處此處的間隙,明明不過是短短一瞬,卻被這些人覺得好像已經過去了許久。

於是當那先前出聲之人復又高喝一句「我等去尋梁帥」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覺得這是個什麼不太對勁的建議,只覺得當真可行!

傅燮勒馬回頭,將這個混在波才部中的「臥底」給記了下來,以防在他的奔襲進程中造成誤傷。

不過對方好像並不需要他的幫忙。

這傢伙本就是喬琰從田、薛兩支中選出的手腳最為靈便之人,現在這去尋梁帥的建議一出,他比誰都快地朝著兗州黃巾的營地奔去。

若非傅燮親眼見到眼前一幕,他簡直無法理解,為何一方渠帥尚在的情況下,他的麾下兵將會朝著另一方逃竄。

可站在城頭,見過的戰事更多的皇甫嵩,卻大概能猜的出這種情況出現的緣由——

因為對比。

在混亂之中,本就是一群盲目聚攏在一起的黃巾賊寇,或許會有意圖反抗的,但更多的還是等著渠帥領導作戰的「愚民」。

而這些人,勢必會選擇對他們更有安全感的地方!

自兗州黃巾抵達長社開始,就始終在給這些人傳遞這樣的信號。

這無疑導致了他們在這「危難」關頭,下意識地想到了營盤更為穩固有序,進攻長社也更為勇武的梁帥部從。

可這趨利避害的本能,讓他們在本不致命的威脅面前,朝著梁仲寧這一邊跑來,卻實則是將自己送進了個陷阱里。

波才意識到這些人的移動軌跡,暴跳如雷地讓人將他們召回的時候,那早前兩天就已經頂上了豫州黃巾殼子的臥底,已經在領著人翻越兩方之間的藩籬了。

而這一切變故的時間絕不長!

甚至還不夠讓波才部中四處點起的火,一直燒到梁仲寧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地步。

其實也不過是在那種悶雷聲響將他叫醒,在他出營查探後不久,主動來投的豫州黃巾已經卷挾著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的同伴,抵達了兩方營地的邊緣。

波才搶功的心態,讓雙方的營寨並非並行於長社城外,而是波才部鎮守第一線,梁仲寧的營地在外圍。

但也恰恰是因為這種布置,讓兗州這方的黃巾並未第一時間意識到,這種聲音和動亂其實來自於長社漢軍。

他們看到的只是,這一層夜幕紅影里,波才部的士卒攜著兵甲刀槍,踩過藩籬而來,被模糊的光影映照出了一種如狼似虎的架勢。

這情景絲毫也不像是來尋求幫助的,反而更像是昨日渠帥被喬琰影響當眾說出的「提防對方不安好心」的話得到了證實!

他們果然來夜襲了!

而誰也不知道這群人里,到底是從何處陡然射出了一支利箭,正中兗州一方士卒的胸膛。

也正是這一支箭,瞬間激化了兩方的矛盾,拉開了夜戰的序幕。

波才部還未從這驟然發生的驚變中反應過來,也並未說出求助二字,就已迎來了兗州這方黃巾出於「自衛」的出手。

這甚至還是一場以逸待勞的出手。

喬琰對軍營夜巡布置的安排,正在那臥底之人領人來投的方向,此處恰恰是梁仲寧麾下於夜間能最快調配出作戰勢力的所在。

在這種起先還是誤會,後來便成了真打的混亂局面下,無疑是給兗州一方贏得了優勢。

波才部本就覺得梁仲寧這邊乃是強軍,現在驟然遭到迎頭痛擊,無疑是加深了這種固有印象。

算起來這兩方的作戰能力也很難比出個所以然來,可在這種倉促的交手裡,士氣無疑是一項尤其關鍵的影響因素。

搶先占據優勢的一方,士氣也多會繼續累加下去。

但這還不夠!

起碼對喬琰想要達成的目的來說,還遠遠不夠!

夜來突襲中,在兗州黃巾營盤內點起的火把,在她的眸光中映照出了兩團血色。

在她目光巡遊,確保這雙方相鬥起勢果不出她策劃的時候,這血色中更是透出一抹難言的銳利。

這世上本沒有全然不可窺破的計劃,她還需要再做一點事情才好。

她可不會錯過,在她耳聞的廝殺交鋒之聲里,已經隱約混雜了幾聲高呼「誤會」的辯解,這種聲音也遲早會傳到梁仲寧的耳中。

梁仲寧雖然有點蠢,卻起碼並不是個聾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