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經品味皇甫嵩這不殺黃巾的舉動,便琢磨出了點意味來。
倘若真是他所想的那樣,那這長社還真不可能久待。
潁川乃一郡之地,倘若真要往荀氏一趟,加之登門總還有那麼個流程要走,只怕往來所需時間不少,必定要耽擱行軍流程。
「我知世叔對荀氏俊才多有仰慕之心,不過軍情如救火,還是正事要緊。」喬琰繼續說道,「想來那位荀文若能得到伯求先生那王佐之才的評價,必定非同常人,如今黨錮之禍已解,他為荀氏子便必有入朝為官的機會,屆時世叔何愁不能一觀?」
曹操如何會知道,等到荀彧至出仕的時候,大漢王朝已到王室地位岌岌可危的地步,喬琰所謂的同朝為官完全是個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他雖有些遺憾不能上門求見,卻還是不由舒朗一笑,「軍情如救火,世侄女這話說的不錯!英才時時可見,這平賊滅火之事才是當下要務。罷了罷了,不提這些。」
他想通了這一點,那點暫時見不到人的鬱卒情緒也便壓了下去。
甚至還沒等他將喬琰送回住處,便已有傳令兵來找他了,果然是皇甫嵩有了調兵的意圖。
等他著了人將喬琰送回,自己轉身趕赴那軍機商議之處後,便聽到了皇甫嵩安排的行軍計劃。
皇甫嵩正式下令,由朱儁攜孫堅直搗宛城,與秦喆部從一道合圍,務必不能給張曼成自荊襄北上要道,奪取伊闕關的機會。
他本人則帶傅燮為副將,連帶著曹操這騎都尉帶來的後援軍馬一道,穿兗州襲取冀州!
這整軍備戰需要些打點的時間,尤其要緊的是,各部還得分出些兵力來看管兗豫二州的黃巾俘虜,此事固然交託於鍾繇臨時接手,這人手的交接也不是三兩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的事情。
曹操一聽這安排就知道,他那想去拜會潁川名流的想法,可以算是徹底泡湯了。
但遺憾嗎?不遺憾!
皇甫嵩、朱儁與盧植三人若此番能成功平叛,一個大漢名將的稱呼是不會少的。
而對他和傅燮、孫堅等人來說,此前缺的就是一個干實事,讓自己的聲望得以擢升的機會。
如今正要到真正對上黃巾主力的時候,豈會有遺憾!
喬琰也是這樣想的。
她此時需要的絕不是先跟什麼人混個眼熟,這對她來說沒有本質的提升效果,而她作為喬氏晚輩的身份也並不會讓世家有所高看。
恰恰相反,她需要的是讓自己的名聲繼續發酵,直到旁人再不能忽略掉她的地步。
無論是作為一方雄主的謀士,還是……
總之在這個步驟上都不會有任何的區別。
而對她來說更為要緊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抓住手頭的現有資源。
此處特指典韋和程立。
曹操和孫堅兩人這會兒得了皇甫嵩的指令,正在整備武裝,移交分派人手,順便你對我說一句「宛城之圍一旦得解決,洛陽八關遭到的黃巾威脅就所剩無幾,此為要務」,我回你一句「張角為黃巾魁首,若能擊敗,天下黃巾之勢可解,這是釜底抽薪之法」,各自對對方前景好一番展望,喬琰則找上了程立。
至於為何不先找典韋?
典韋其實是不那麼難支使的。
她這一番操作讓典韋何止可以確保他那鄉黨無礙,也讓他因為擒獲波才和梁仲寧這兩位黃巾渠帥的功勞,必然要得到不少嘉獎。
對一個勇武之力遠勝過常人的武將來說,建功立業、封狼居胥的,實在是人生的頂級理想。
就算現如今只是對敵黃巾,取得些戰果,也總比只是當個義氣仗劍,鬧市復仇之人要好得多。
何況別說是喬琰有帶上這個保鏢的想法,皇甫嵩也必然不會錯過這麼個能打的壯士。
誰知道多這麼個戰力在,能不能出現什麼奇兵制勝的情況。
但程立,喬琰就有些不確定了。
此前她能說動程立和她聯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程立作為一個兗州人,對故土的庇護心態。
他能嘗試說服豪強薛氏把守東阿,以保家鄉在黃巾亂賊之中康泰安定,也是鄉黨思維的擴散。
但要讓他更深入地加入到對陣黃巾的事情里,一改他過往的閒人狀態,大約就不那麼容易了。
在他響應曹操的號召出仕之前,他曾經屢次拒絕兗州刺史劉岱的徵召,可想而知,他是個對時局頗有自己想法,對協助之人也不乏挑剔的人。
他這夢中見泰山捧日的讖緯之說,或許也是一種象徵。
所以喬琰此時和程立正對案跪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