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麼,樂平鄉侯如何?」劉宏語氣淡淡地問道。

張讓好懸沒控制住自己,幾要倒抽一口冷氣。

這樂平鄉侯()之名自然不是給喬玄的。

這分明是給那十歲孩童定下的封賞!

鄉侯!

第35章 035

封為鄉侯是個什麼概念?

在東漢的五級列侯劃分制度里,因縣侯可效仿西漢列侯建立郡國,等閒情況下不會冊封,那麼都鄉侯和鄉侯基本就是這種頭一遭封賞中的天花板了。

但現在劉宏竟說,要給那十歲孩童封出一個鄉侯來。

固然列侯的食邑到了東漢時期,其實並不看冊封地實際的人數多寡,封了個鄉侯也大可以只封出個五百一千戶來,而非是按照平均數的三千戶。

可要知道,樂平不是個鄉的地名,而是并州的縣名。

并州九郡——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

樂平縣位處太原與上黨之間,暫劃歸上黨地界。

張讓此前便聽陛下「隨口」提及過,以樂平置於並、冀二州之間的位置,中有數河經行,又有良田沃土,周遭的地名更是頗有相似的吉兆,諸如和順、平定、上艾之名,何妨一以聚之,再起一樂平郡。

有這等印象在,張讓絕不相信,劉宏將這孩童冊封於樂平,會只以樂平之中的百戶打發對方,而更有可能是要留給一個讓其進一步加封的餘地。

現在只是個樂平鄉侯,那麼之後呢?

是樂平縣侯?還是在三年孝期滿後進一步委以重任?

從這樂平二字之中,張讓看出了太多的信息。

劉宏這位陛下並不全然是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性情,他在權力博弈上自有自己的一派想法,到底是否可行權且不論,但就算是他們這些個在外人看來備受皇恩寵幸的閹豎宦官,今時今日也得如履薄冰地做人,以防重蹈早年間被劉宏抄家滅族的前輩後塵。

那麼這孩童身上又承載著他何種期許呢?

「張常侍覺得不妥?」劉宏方才還像是在談論吃飯喝水這等尋常事的語調,忽然就冷了下來。

張讓陡然意識到,他捏著那手中的印章,站著發愣的時間久了些,他連忙回道:「奴婢只是在想,陛下著實是個仁善君主。」

見劉宏抬了抬眼示意他說下去,他小鬆了一口氣後回道:「喬公言及自己願能生報漢室,死守邊疆,但陛下卻給他選了樂平這處地方。樂平上有太原、雁門、雲中各郡作為屏障,雖是邊境并州之地,卻絕不可能出現戰事波及,致使喬公墳塋不安,可謂是陛下洪恩了。」

見劉宏臉上隱約浮現出了幾分自得,張讓便知道自己說對了。

他能混到今時今日的地步,在揣測聖意這件事上自可算是很有本事。

但他下一刻便又覺得自己多話實屬不該了。

誰讓他緊接著就聽到劉宏說道:「說得好啊,你既最知朕之用意,那麼此番就由你和左豐前往酬軍督戰冀州吧,也將朕給左中郎將和那喬氏麒麟兒的封賞送去。」

玉堂殿的燈光隱約照亮了劉宏唇角的笑容,但他說出的話卻令張讓不覺脊背生寒:「張常侍應當不會讓我失望第二次的,是嗎?」

--------------

喬琰與皇甫嵩等人對京中此時的博弈一無所知。

在這黃巾起義爆發源頭的冀州巨鹿郡中行軍,可不比此前繞行清河來得輕鬆,他們也並無多餘的精力去思考這些事情。

他們是效仿著黃巾的打扮不錯,但在聚攏成一處的時候,著實還有那麼些不像黃巾。

好在接連的高強度趕路,讓這些精銳的邊關將士們都覺得有幾分吃不消,在面容上也已展現出了些疲態。

他們再讓那些個面貌上稍顯兇惡些的、以及那些個遊俠少年站於隊首,居然還是有些喬裝的說服力的。

但光是如此還不夠。

黃巾於巨鹿設置了三處重鎮之餘,分設

的防線於巨鹿中部依然存在,比如說寧晉縣,再比如說在大陸澤前屯紮的軍營。

皇甫嵩麾下的數千人出行,已算是大規模的行軍了。

若是對此毫無解釋,大約不能說服屯紮在這些地方的黃巾將領。<="<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