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也不過是那支直奔城下而來的隊伍中倒下了數十人後,他們就已經踩上了吊橋,直接搶入了還未來得及合上的城門,更是快速地衝上城牆,擋在了皇甫嵩之前。

這等可怕的進擊效率無疑是讓這廣宗黃巾都感覺到了震悚。

他們奪城自立以來,於「平定」冀州的過程中也算是見過了不少漢軍隊伍,卻直到今日方才見到這樣一支凶相畢露的朝廷隊伍。

他們不怕死嗎?

倘若喬琰也身在此地的話,或許會能給他們一個答案。

漢末對軍功封侯條件的放寬,讓此戰儼然有兩軍決勝關竅的情況下,人人都想為得一功名而拼死一搏。

就跟她此前在長社一戰之前說服薛氏和田氏為她效死的時候一樣,這種擺在面前的利益誘惑讓人不惜為之振奮精神。

而更關鍵的是,別看皇甫嵩此人行事有肅然若雷霆之風,卻能在史冊中留下「溫恤士卒,甚得眾情,每軍行頓止,須營幔修立,然後就舍帳。軍士皆食,己乃嘗飯。」這樣的記載,足見皇甫嵩於治軍一道上的本事。

對士卒的關切懷恤之心,值此要害之時,正是心向主帥的良方。

何況此地還並不只有皇甫嵩這一支隊伍!

當他們將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皇甫嵩的先遣部隊以及隨後進城的那一批身上的時候,便難免要忽略掉對周遭的觀察。

盧植眼見皇甫嵩已經成功騙開了城門,又在此時以身作則地控制住了城門,當下就發動了進攻的信號。

他上馬提劍,揚聲喝道:「義真已身先士卒,不懼死難,我等豈能落後!廣宗正在眼前,請諸君隨我同往!」

這同樣是一支精兵!

只靠著皇甫嵩帶領部將的人數,或許能在一時之間占據城頭,但廣宗城中黃巾勢大,依靠著兩面包抄還是會將這個城頭給奪回來,可在此時加入了他這支另外的勢力便大有不同了。

早前皇甫嵩就將自己帶來的一部分騎兵交託給了盧植一併指揮,現在併入盧植本部的騎兵之中,快速出現在了廣宗城的視線範圍之內。

而隨後出動的步卒同樣步履匆匆,在留出了圍攏三面城牆之人後,更多的還是沖入了那扇完全被占據的城門之中,循著這一方城牆上的勝況,繼續朝著城中推進。

廣宗城的規模不小,甚至有內城與外城兩道城牆。

但偏偏因為盧植此前一直與張梁在曲周小規模作戰,看起來在短時間內不可能突進到廣宗城下,此地城牆的堅壁屏障和城下的陷阱更是讓人從未想過漢軍會以這樣快的速度攻伐進城。

以至於在此時——

在那內城的城牆上雖是也有那麼幾個早早守在上面的兵卒,放出的守備之箭也奪去了幾位攻城者的性命,但在盧植部的攻城隊伍面前,卻成了一道不夠格的防守。

騎兵當先的速攻隊伍後,跟著的便是推著攻城錘的小車,悍然轟開了還未加固嚴實的內城城門。

這正是以有心算無心的結果!

盧植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喜色,內城城牆打開了豁口,接下來的事情便要簡單多了。

當然雖有此時兩方軍隊成功於城內會師,也已經正式掌握了內外城在這一側的防守,這場進攻廣宗之戰還不能算結束。

誰讓這並不是夜間。

為了選擇一個讓人覺得不像是會渾水摸魚的時間,皇甫嵩並未介意在白日裡發動這場騙開城門的進攻。

也便同時意味著,在城中的黃巾兵卒要想儘快進入備戰整軍的狀態,並不像是夜間那麼麻煩。

張角更不可能像是張寶當時的情況一樣,在發覺城中出現異常到披上甲冑走出門的這點時間裡,都已經夠皇甫嵩殺到他面前了。

此外,這位大賢良師既敢於做出與大漢叫板的起義舉動,也就自然不至於在先聽到弟弟重病於城門外求援,後聽到漢軍攻入城中的消息之時,露出什麼失態的表現。

他從面貌上看來依然是好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

張角朝著周遭環視了一圈,眼見自己身邊的兵卒,或者說是信徒對自己投來的狂熱眼神,站起了身來。

這幾日間他的身體不比往日,越發意識到了臨近天命宣召的疲乏睏倦,但掀翻大漢統治的意願還支撐著他不能倒下來。

他以依然平穩的語氣開口說道:「諸位也從傳回來的消息中聽到了,漢軍讓出了一面城牆的缺口,給了我們突圍的機會。我等的確有一個選擇是從那處出逃,只要收攏起手下太平道兄弟,另擇一城堅守,便也還能得到再次拒守的機會,但諸位不妨想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