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雖然只能算是一條中肯的評價,可這條評價對現年還不滿十歲的他來說已算是意外之喜了!

話中的意思不難理解,說的是他楊修是個才思敏捷之輩,但也只能算是敏捷應對罷了,現在因為他年紀小,所以給了他一個膽魄可嘉的評價。

但這句評價的意義絕並不只是如此。

這裡面還存在一個潛規則。

九歲的楊修敢以這種方式先從許劭這裡得到一條評價,那麼等到他成年之後便可以再行去找許劭更換掉這個幼年的評價,而不必如其他人一般,為求得一條點評而苦等多時。

這就算是已經有了個和許劭搭話的由頭了!

比起他祖父直接被許劭給拒絕了拉攏的情況,怎麼看還是他更勝一籌嘛。

他臉上露出了個有些孩子氣的笑容,可還不等他轉向喬琰顯擺,就已經看到了那中年文士轉向了喬琰。

因他表露出的笑意更顯溫和真切,楊修陡然生出了幾分不妙的預感。

果然下一刻他便見這中年文士朝著喬琰拱手作禮說道:「恭喜喬侯,子將先生給喬侯的評價是——」

「丹墀對策士,雛鳳有清聲。」

37. 037 州牧制度

丹墀對策士,雛鳳有清聲。

這是一句著實太高的評價。

也甚至根本沒有遵循那個在大多數評價中,總要有些故弄玄虛的成分,就算直言也得前虛後實的規則!

而是實實在在地將她給捧到了一個絕對的高位上。

楊修到底還是年紀太小,當即便驚呼出聲問道:「你到底寫了什麼東西?」

喬琰見那中年文士已經做出了引他們入內的手勢,也順勢指了指說道:「我想,見了子將先生,你就能得到解惑了。」

那中年文士眼見喬琰在得到許劭這樣的評價後,在回話與朝著觀內走的動作里,依然保持著好一番氣定神閒,更沒因為楊修顯而易見的落敗,對這些當街挑釁者回以打擊,不免對她更為高看了幾分。

他倒算不上是「汝潁固多奇士」之中的一員,但他到底跟隨在許劭身邊,在汝南也有那麼三兩分人脈,見過的少年奇才也不在少數。

在他看來,喬琰著實要比他此前見過的任何一人,都更早地展現出了傲視群賢的天賦。

這樣的人……

難怪會寫出這樣的文字來。

他一邊想著一邊也沒耽擱將這兩個孩子引入了觀中。

這鼎中觀到底只能算是個臨時落腳之處,在布置上稍顯簡陋,但許劭既然在此地與共同參與月旦評的幾人聚於此地,也自然有人將這裡稍事修整,也更像是個文墨場所。

繞過中門之後的照壁,喬琰便看到了這在場的八位要員坐於各自的桌案之後,仿佛是個三堂會審的現場。

當然除卻這八人之外自然還有旁的被請進來的,只是在名頭上都不能跟前頭幾位相比罷了。

一見著有人來了,這些人都不由朝著這邊兩個孩子看去。

坐於上首的許劭自然也是如此。

這兩個孩子的表現於第一眼間,讓他先在心中暗贊了聲。

二人頗有大將之風啊……

楊修長於楊氏蔭蔽之下,雖然年只九歲,這樣的場合應當也見的不少,在此時保持著鎮定的狀態並不難理解。

喬琰此前跟隨喬羽在兗州地方長大,卻舉止從容尤在楊修之上,縱然年紀尚小,也著實該當稱她一句風采卓絕。

而一看到喬琰,他又不免想到了她在開篇狀似閒談一般說到的那句話。

她說的是:「琰自冀州而返,過虎牢度洛水,終抵雒陽,忽聞有人言,黃巾之亂,亂在地方,需重啟州牧,約束四方,為之一驚。」

喬琰到底有沒有驚的,他是不知道,但他許劭一看這開頭又看到這篇名為《州牧封建論》的時候,是著實驚了。

起碼在楊修和喬琰的策論被送到他的面前的時候,他是著實沒想到會見到這樣的一篇策論。

而她的第二段便是直接切入了正題。

「需知州牧與封建同,周有天下裂土而封,邦群星羅,輪運輻集,奈何其合則為朝覲會同,分則無君君之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