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鴻簡直要被楊修給整的一個頭兩個大。
要帶上這位當朝太尉之孫,本就已經讓他有種被迫當了共犯的感覺,還難保會不會在回去洛陽後被楊氏找茬,現在這位楊小公子竟還想學習騎馬之術。
他只是個無辜的校尉而已啊,為什麼要承擔這麼多東西……
鮑鴻將求救的目光投向喬琰,卻發覺她此刻正在跟程立商量著什麼,明顯沒有留意到他此刻面臨的窘迫境地。
喬琰樂得將這種麻煩暫時先甩出去,總歸這位鮑校尉現在因為一番迂迴繞路的行路方式,不必提防忽然從何處來上一出黑山賊的襲擊,不如將多餘的精力也給派上用場。
反正,過了晉陽,他們距離最後的目的地樂平,也著實沒有了太遠了,他也只要忍過這麼兩天也就夠了。
早在楊修往晉陽去招人買糧的時候,在他們經行之路的太岳山就已經開始逐漸走低了。
最高處海拔可至兩千五百多米的太岳山,在此時已經只剩下了群山末端的丘陵起伏,在他們轉道東行後,便正是一條山間穿行直抵樂平的通途。
行路至此,鮑鴻也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已經可以預見到,將喬玄的遺體平安送抵樂平的差事,他是可以交差了。
這無疑是讓他少了幾分壓力。
晉陽以南,向西流入汾水的洞渦水與他們此行而來的路途幾乎重合,至於河流末端,便是沾縣的北山,北山一過,就是樂平。
這一路上又是被喬琰提醒太行山中有賊寇流竄,又是從喬玄的轀輬車中發現了楊修,鮑鴻的壓力別提有多大了,以至於看見這甚至有些貧瘠的北山,也只覺自己像是見到了人間仙境一般,險些激動得有些失態。
不過他一轉頭朝著喬琰看去,發覺這始終沉穩得體的樂平侯,大約是因為即將抵達自己所轄的領地,也在神容中顯出了幾分躍躍欲試的情態。
這麼看起來倒是多了點真實感。
喬琰的確如鮑鴻所見,因將抵樂平而心生波瀾。
北山之後,就是她目前擁有的那片土地了,就算她再如何表現得籌謀在握,也很難在此時徹底平靜下來。
這是她的領地。
北山以東,太行以西,上黨以北,陽泉以南。
這便是樂平。
當山道迴轉,前方不復遮擋,這樂平縣就徹底展露在了喬琰的面前。
這無疑是一片和晉陽對照起來少了幾分繁華,卻也蘊藉著希望的土地。
-------------
樂平啊……
樂平縣原本為縣治,縣中的最高長官便是縣令。
但在喬琰受封為樂平縣侯後,按照東漢以縣立國的習俗,樂平縣也可叫做樂平縣國,除卻縣侯享有封地之中的最高所屬權之外,此地的執政長官也將從縣令改為樂平國相。
這個位置,喬琰屬意於交給在內政上頗有一番本事的程立。
當然這不是她直接指派就完事的事情。
別管到底是因為縣侯立國還是承襲的郡國,這個職位都是需要優先對大漢效忠的。
就像濟南濟北這些個郡國的國相,都是由中央直接指派的,也領著朝廷給出的兩千石俸祿。
縣國國相的俸祿雖然要相對來說低一些,但要知道,一縣之地萬戶,也不是玩家家酒的遊戲,在決定行政長官的時候無疑不能過於草率。
否則若是縣侯可以肆意以人為令,委任個並無處理政事才幹也無經驗的人上去,除了引起民憤大概沒有任何的作用。
不過是因為喬琰的情況相對特殊——劉宏已經看到了她的才學本事,加上樂平縣的範圍也的確不大,所以在她離開洛陽之前,又從劉宏處得到了個准允而已。
她可以自行提名上報,以形同於舉孝廉的方式,將這個縣國的國相給定下來。
好在以程立在黃巾之亂中的功勞,要落實這個位置並不太難。
在喬琰看來,也只有給出這個國相的位置,她才能坦然地接受程立跟隨她前來并州樂平,而非是留在原本的兗州地界上發揮才幹這件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