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何況,張懿不曾跟喬琰打過交道。這也意味著他有很大的可能會忽略掉這一雙盯住自己的眼睛。

負責將喬琰送到此地入住的王氏僕從朝著她躬身行了行禮後,安靜地退了下去。

喬琰旋即往院中一瞥,便見靠近外側大道的院牆方向,正有一座二層小樓。

她上得樓去,推開側邊的木窗,外頭的景象便映入了她的眼中。

這正是晉陽城內連通南北的那條路。

她目之所及的街道上,客商與旅人,以及晉陽城中本地的居民,因往來於城中各處之間多要經過此處,顯得要比城中其他街巷都要顯得繁華些。從這些來往行人的面貌上,喬琰不難窺探出他們大致的身份。

三月的晉陽又稍稍從先前的寒冬凜冽里緩過來了一口氣,更顯這些過往之人的臉上多了幾分生機。

三月……

身在樂平匆匆忙碌的氛圍之中她還未曾意識到,現在卻突然反應過來——

自打來到這個世界到如今,居然已經過了一年了。

一年之前她還身在兗州的流民過境之地,幾乎要於食不果腹的狀態下餓死,一年之後她卻已為坐擁一縣食邑的縣侯,也可因世家堂上客的身份,在這晉陽城中閒見人流往來。

這無疑是一種讓她不免覺得時日恍然的對比。

但這種相隔一年的場景對比所造成的恍惚,也只不過維持了一瞬而已,快到了一直留意著她舉動的徐福和戲志才都不曾發覺她的神色有異,只見她收回了對外看去的目光後說道:「此前我們收到消息的時候,張懿剛入太行山屏障,自臨汾到晉陽的時間,應當要比我們的速度慢一些。」

「張懿入城,必定從南面而來,要抵太原太守府邸,自該經過此地,等上個一二日便是了。」

喬琰朝著徐福伸了伸手,他便將包裹中的書冊遞到了她的手裡。

的確是書冊而不是竹簡。

冬日的數月之間,在繼續生產楮皮衣經由唐氏之手銷售往并州各地之外,樂平在楮皮紙上的進展也頗為喜人。

有蔡倫改良造紙術的根基在,又有楮樹皮這個被喬琰選定的主材料,要研製出可書寫使用的楮皮紙,而非是先前的纖維厚實堆疊成衣物的狀態,僅僅是個時間問題。

雖然如今在紙張的平滑程度上還稍有不足,但起碼拿出去已經不是那種一旦取薄便是易於損毀的狀態了,也足以供給喬琰使用。

若非是因為楮樹的樹皮此前都要先緊著救命之物,以製作防寒衣物為重,絕不至於只有這點數量。

「君侯來考察張懿的情況,竟還隨身帶著帳冊?」戲志才見這眼熟的書冊愣了愣。

「誰同先生說這是我那幾本帳冊的?」喬琰搖頭失笑,「我如今坐在這臨街樓閣之上,賞玩鬧市春景之餘,也該當享受幾分閒暇,帶的也自然是閒書。先生可莫要將我當做是個此事都不忘庶務的,那是仲德先生會做的事。」

戲志才在喬琰的對面坐了下來,見她並未拒絕,他也順手拿起了其中一本,打開便見其中是蔡琰的筆跡。

「這是?」

喬琰回道:「伯喈先生藏書廣博,此前因倉促前來洛陽奔喪,並未帶在身邊,他並無長留樂平之意,也自然未將那些書典從泰山羊氏著人送來,但昭姬有過目不忘之能,將其中數十卷默背了下來,正好這楮皮紙書寫便捷,裝訂成冊後一卷書籍所占至多也不過兩本而已,不若以此種方式溫書,也豐富一番樂平的書典庫存。」

「……」

要不是喬琰自己年歲就小,戲志才簡直很想吐槽,她這舉動在壓榨孩童勞動力上,未免也過於離譜了。

但他轉念一想,這種等人的時候有書看就不錯了,哪來的這麼多心理包袱。

他說道:「也好,有此書籍打發時間,想來這等候刺史大駕不止難熬。」

不過令喬琰都沒想到的是,還未曾等來這并州刺史蒞臨,在臨近黃昏的時候倒是有另一道聲音因嗓門不小傳入了她的耳中,也因那耳熟的人名,讓喬琰翻動書頁動作微微一頓,當即打起了精神。

那人喊道:「張遼,你等等我!」

張遼?

喬琰狀似無意地從手中的書冊上挪開了目光,朝著正鋪了一層落日之色的晉陽街頭望去,正見兩個少年一前一後行來。

走在前頭的那個要年紀更輕些,乃是跟趙雲和徐福一般的十五六歲的年紀。

而走在後頭的那個倒是看起來已有二十,或許叫青年要更加合適些,只是因為他眉眼間頗有幾分飛揚跳脫的神色,看起來仍有些少年氣。

張遼的回話無疑是證明了喬琰的推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