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正是一套彼此促進的良性循環。

而當她的目光從二十步外的箭靶上收回,朝著遠處山田青翠景象看去的時候,也未嘗不是對視覺的放鬆。

樂平的夏日繁盛的不只是草木,還有其他種種。

龍骨水車滾滾而動,鏈條之上的撥片運轉在畜力驅動之下,將低處的流水帶往高處,在這個薯蕷最需要保持乾濕得宜的時間,節省了不少勞力。

此前只破出地面的青苗,在此時也已將纖細脆弱的莖藤順著支架攀援而上,夏風吹來,只見那將入生長旺盛期的葉片招搖,並不影響日光自刺槐條支架之間穿過,給下方的葉片帶來足夠的光照。

在山田之間也隱約能見著那些個勞作的身影。

薯蕷的高產量伴隨著的麻煩事可不是搭建個龍骨水車就能解決的。

比如說中耕。

因其地下根系橫著長還長得淺,對尋常作物來說容易進行的中耕,在薯蕷這裡就得小心伺候,只挖松表層的土壤,而後小心地將其中的雜草清除。

張牛角這會兒總算如他所願的在這百人隊伍中混到了個上層,勉強也能算是個小屯長,到了這幾日也忙得腰酸背痛的,正是為了將田間滋生的雜草小心謹慎地拔除,應了夏日農忙。

而他剛直起身子,就看到褚燕領著從常山郡招募來的人在上面的山道上巡邏而過。

他忍不住羨慕得有點牙疼。

但想想,雖然說羨慕別人有這行動力和造化,可縣中官吏必須識字,還得定期考核評判,不通過的打回來負責做肥料,他又覺得自己還是算了。

去年囤積到如今的餅肥,也就是用豆類發酵而後處理成餅狀的肥料已經用得差不多了,那麼現在的補充肥料就得用喬琰讓人採購回來養在山下的鴨子所產生的糞便來做。

好像還是種地的差事要容易做一些。

更何況前幾天褚燕找他來小酌一杯的時候給他算了一筆帳,說的是如今這一畝地里大約有多少株成活的薯蕷,按照他們此前收集來的鐵棍山藥重量,這一畝地上將有多少產出。

張牛角這人的計算能力不太行,但他這人相信兄弟,想想也覺得褚燕沒有必要在這件事上騙他。

可倘若這是真的,那豈不是意味著他們這隻有縣中原本田地八分之一不到的山地農田上,種出了和前者一個數量的產量?

這也未免太嚇人了!

若果是如此的話,別說現在的中耕階段勞累,就算將這田當做家裡的祖宗伺候,那也著實沒什麼問題!

按照褚燕所說,他倘若能毫不懈怠地支撐到月份薯蕷成熟之時,這薯蕷的收穫必定有一份他的功勞,屆時論功行賞怎麼也跑不了,而他既已是個屯長,到了八月的人口戶籍上報,要落戶樂平並非難事。

再等到秋收一過,身為樂平縣民的他可以有選擇地從事冬日行當,多出來的時間裡自然可以慢慢參與到識字掃盲的課程中去,等多認得幾個字了再去當縣吏也不遲。

——安排得明明白白。

張牛角被褚燕說得一愣一愣的。

他格外理解為何褚燕會飛快地躥升到了喬琰手下干將的位置上,若不是因為喬琰此前往晉陽一行帶回了那張楊,褚燕還能再往前走一位。

不過張牛角怎麼看都覺得張楊可能跟他是一個類型的……

只能說希望這位老弟自求多福吧。

------

但五月末的耕作以及武藝訓練進展喜人,並不代表喬琰收到的都是好消息。

她擦拭乾淨了羿射訓練結束後臉上的汗漬,剛折返回到縣衙,便收到了陸苑帶回來的書信。

兩日前她讓陸苑又往晉陽城中跑了一趟。

若喬琰足夠自私,在龍骨水車實裝於樂平山地田壟之間的時候,她就該秘而不發才對,畢竟在洛陽城裡這玩意只被用來道路澆水鎮壓浮塵而已。

但喬琰想著如今的漢末局面下百姓已經過得夠苦了,又何必在這等有利於民生和人口維繫的東西上藏私。

她的確在策劃著名讓并州本地世家和那位到任的刺史之間激化矛盾之事,卻也同時在寫給張懿的奏報中提到,自春日起降水不足,并州各地兩山夾一盆的地形內多有水源,不若也裝山這龍骨翻車,確保各處旱田得到澆灌。

這一來是為了確保并州在秋收時節的產量,二來也是為了預防旱田多受蝗災襲擾。

這封奏表寫於四月。

可喬琰並沒有立刻收到回信,反而是王氏因張懿那汝南袁氏門生身份而對其格外關注,也隨後給喬琰送了一封回信。

王揚在信中聲稱,他們對喬琰這個盟友的建議相當重視,也自然將龍骨翻車用在了自家的地里,此外就是與喬琰說到,張懿送了一封信回洛陽。

這明擺著就是要就此事問詢袁氏的意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