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是……小楊將軍和他都是楊帥的左膀右臂啊?」那楊奉手下頗為不解。

「左膀右臂又哪裡比得上只有唯一的倚靠之人,」韓暹語氣不無沉重地說道,「更何況,你又如何知道徐晃沒有取代楊帥的心思。」

「當然,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而已,只跟楊帥說,我們是遭了旁人提前設下的埋伏就是了。」

韓暹說完又嘆了口氣,表露出了一派「我絕不從中挑撥離間」且身不由己的意味,讓那被他引導開口的白波賊越發分不清此時的情況。

他只能想著,總歸等見到楊奉的時候他就將今日的情況據實相告,到底如何判斷肯定是楊帥比他要清楚。

只可惜他們逃得太過忙亂,甚至沒人將楊達的屍體給搶出來,也不知道要如何跟楊帥交代。

底下的兵卒想著這些事情,為首的韓暹和李樂打量著他們的表現,生怕自己的說辭沒能成功將這些人給騙過去,便形成了一支異常沉默的隊伍。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助力,在他們回返於山中之前,恰好和徐晃的隊伍再一次撞到了一起。

只是比起下山時候的人數差異,此時兩方的人數便著實相差無幾了。

更何況——

徐晃這邊說是滿載而歸也不為過。

這些個推著糧車的部從臉上都洋溢著分明的喜悅,在交頭接耳之間所說,正是那吉縣趙氏的外強中乾,更是讓兩方人馬在精神面貌上呈現出了極大的差距。

兩邊遇上,除了涇渭分明就是對比鮮明。

韓暹李樂二人心中說不出的難受。

他們甚至覺得徐晃朝著他們看過來的目光中也正是對他們的嘲諷。

但這可就著實太冤枉徐晃了。

他為人向來闊達忠厚,哪裡會有什麼落井下石的想法,充其量也就是在此時於人群中看去,忽然蹙眉問道:「楊達何在?」

可他不問也就算了,這問題一問出口,在他面前的這一干人等都朝著他投來了個堪稱怨懟的目光。

徐晃絕不會錯認這種目光。

這種不加以掩飾的怪責情緒,匯聚成一片的時候更不容易認錯。

他直覺楊達很有可能已經出了事,但恐怕不止如此,在對方這種表現面前,他生出了一種不妙的預感。

---------------

比起這些來回奔波的白波賊,喬琰就要舒坦得多。

她雖不知道將這些賊寇被放到一起的時候,又讓他們遭逢了趙雲和張楊二人的聯手打擊,在戲志才所說的「遠香近臭」上到底會有何種發揮。

但總歸差別也只在她能否趁機將徐晃給招攬於麾下,又能否多收穫到幾位俘虜而已。

這點差別無法改變一個事實。

在她於兩年沉積後邁出樂平,所要的是一場結局不容改變的勝利。

如今的發展也正是朝著這個目的而去的。

在這種足夠鎮定的情緒下,雖然她此時駐紮於平周,卻並沒有改變她此前在樂平時候的習慣。

晨起開始習練槍法、射箭以及騎術,等到這一遭訓練結束,日頭也便徹底升起了。

郭嘉抵達平周之時,也正是在這樣的時候。

他被領到喬琰的面前,見她絲毫也沒因為領兵在外有所鬆懈,恰在此時接過了身邊侍從遞過來的絹帕,將前額和脖頸處的熱汗給擦拭乾淨。

因剛放下槍,她手腕上纏著的吸汗布條還未撤下,此時轉頭朝著郭嘉看過來,怎麼看都有種……

大概是能一拳把他打倒的狀態吧。

「你怎麼來了?」喬琰有些意外居然會看到他孤身前來此地。

當然他開口便說出的話也挺讓人意外的。

郭嘉努力讓自己的目光從她的手腕上挪開,轉而對上了她的眼睛,回道:「嘉以為喬侯所提首功制度尚有存疑之處,故而來見。」

82. 082(一更) 殺胡贖死

首功制度的弊病,喬琰自己也未嘗不知,故而在各項細節的完善上,還需得通過隨後作戰中面對的情況來平衡。

舉個極端一些的例子,就像前兩日她所想的那典韋臨陣殺敵,一場戰爭下來若按照造成的殺傷結算嘉獎,必定會造成文武俸祿不平衡。

但顯然,郭嘉此時所說的弊病絕不是這一類,否則他沒有這個前來「找茬」的必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