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現如今的確是少了些,要知道遊歷文學自東漢才開始興起,如今還未成個主流。

而這等行游之記載,在此時這個環境下,確實需要政治實力來支撐。

就像水經注——

別看此書記載的是各地水文,卻也包含了發生在這些水道的範圍內三百多場戰役,因其記錄者酈道元一度擔任過東荊州刺史,方才有了其「開兵要地理之先河」的記述方式。

當然這本距離如今還有三百多年才會誕生的書,顯然並不適合用於喬琰給伏壽的舉例,但喬琰也深知,她此時不該說什麼她父親說的對之類的話,來打擊她的積極性。

便開口回道:「或許過上幾年,戰事稍稍平定些,便會有人以腳步度量天下風物,留下這些記載了,也難保你就是這個記載之人呢?總歸現在是有人在為鎮壓亂象而努力的。」

聽到喬琰說讓她去記載的時候,伏壽琢磨著她是不是在誆騙自己,但見她眉眼之間神情篤定,又好像還真是如此認為的。

想到她說的後半句話,便好奇問道:「有人在為鎮壓亂象而努力……是說阿姊你嗎?」

伏壽先前從父親的書齋里借書來看的時候,聽父親說起了喬琰在并州行事張狂,讓她少跟對方來往,以免惹禍上身。

但又聽母親,也便是陽安長公主斥道,喬琰好歹是在為漢室盡忠,怎不見伏完領上幾人去將寇關三輔的涼州賊子給宰了。

這兩人迥異的評價匯集到伏壽的耳中其實是同樣的消息,總歸便是喬琰在并州有除賊之舉,有本事得很。

再想想喬琰在洛陽幹了些什麼?在她眼皮子底下的也就是種菜了。

伏壽儼然已經將喬琰視為了自己的半個偶像,自然也要效仿一二。

只是以她的年紀顯然不會明白,為何喬琰要在彼時選擇種地來保全自己和闡明心志,她也更不會明白為何在她問出這個問題後,會見到喬琰露出了個意味不明的笑容,而後說道:「也說不準,在努力的是南宮之中的當今天子。」

至於是哪種方向給出平定條件的努力,這便仁者見仁了。

總之,中平四年十月之望,劉宏在朝堂上宣布了一條消息。

因并州先後有白波賊、黑山賊作亂,又有休屠各胡心生不臣之心,故而意圖重設度遼將軍。

現如今夠資格擔任此位的大多還有他處平叛職責,故而此將領之位,將在京郊以演兵之法遴選而出。

此消息一出,頓時引起了一片驚動。

演兵之法?

前漢孝昭皇帝時期,頭一位被委任為度遼將軍的范明友,是從中郎將的位置上晉升過去的,再如喬公祖,乃是三公舉薦登上的這個位置。

這度遼將軍的權柄以維護北部邊防為任,雖在如今看起來不是個肥差,但也是實打實的銀印青綬兩千石大員。

可按照劉宏的說法,自六百石以上俸祿官員,非平叛交戰區內的官員,在職或賦閒者均可以一試這個位置!

這些人將以演兵訓練之法證明,自己確有統領一軍的職責,進而擢選就任度遼將軍一職。

而北軍五校兵馬將會作為配合此番遴選的兵卒。

「這個選拔方式未免也太奇怪了……」

別說今日朝堂上的議論之聲紛紛,有些不明白為何在樂平侯進京之後,請奏重立度遼將軍後,劉宏會拿出這樣一套選拔的流程,就連何進大將軍府議事之中,眾人心中也有諸多不解之處。

但仔細想來,劉宏所說的能擔任此位的人大多還有其他要務,確實不是一句瞎扯的話。

這些人要麼就是在平定大漢其他各處的叛亂,要麼就是已經升遷到了更高的位置上,不適合去做這度遼將軍,要麼就是為劉宏所忌憚,短期內不可能掌握兵權的。

這些個各式各樣的理由讓一出聽起來荒唐的將軍選拔,反而成了一種勢在必行之事。

何況,除卻此番劉宏以蹇碩此人壯碩且有武略為由,令其也參與選拔之外,他起碼也沒提出要讓眾人以考校武藝這等方式來選出度遼將軍,而是以同樣出自北軍五校的兵卒歸入各人的手下,憑藉統兵演武決斷勝負。

若真要督戰北方軍事,確實要有這等應戰本事。

何顒與袁紹對視了一眼,由袁紹起身回道:「我倒不覺得此舉奇怪。」

何進這幾年間身處高位,那些個屠戶習氣是少了不少,卻也因為這些個世家子弟和海內名士簇擁在他身邊,養出了溢於言表的傲氣。

見到站出來的是袁紹,他才稍有幾分正色地問道:「本初此話何意?」

袁紹拱手而回:「先前我與伯求意外得到了一條消息,說的是天子有意於選拔度遼將軍之時藉機將其中的佼佼者選為西園八校校尉,對此消息,我二人心中生疑不敢確定,但如今眼見陛下將那小黃門也給安排進了此番選拔之中,這消息卻有幾分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