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不定正是好事成雙的道理,在她將這份文書放入櫃中後,忽然聽到這時隔多日不曾出現的系統聲音。
不知道系統之間門的交流是否都要像是她所擁有的這個一樣麻煩,總覺得它這開口之間門很有一番剛經歷了長途跋涉而產生的疲憊感。
【我跟種田系統043聯繫上了,不過……不過它的要求有點奇怪。】
喬琰問道:「如何奇怪了?」
聽到這編號在自家系統前面,喬琰盲猜對方極有可能是個老油條,不過系統緊接著開口所說,倒是看不出對方的系統是不是老油條,只看出這種田系統的宿主有點不一般。
【它跟這一次綁定的宿主商量交易籌碼,那姑娘說,種田積糧到盡頭就是造反嘛,但她那環境,造反還是要搞點祥瑞吉兆出來才好,所以在問了我們這邊的時間門線之後她說,她可以將自己所擁有的農書中在北方種田的部分交換過來,作為交易籌碼——】
【三年之內你需要將大漢傳國玉璽交給她,她借去使用十年再還給你。這交易會以簽訂保證書予以執行,她可以先交付農書,但如若三年後你不能給出傳國玉璽,會倒扣你的一百點謀士點數以及對應的數據加成,換算成她那邊的積分作為補償】
這聽起來倒是比之上一次的武俠系統更有經濟頭腦。
喬琰心中思忖著,也覺得對方宿主和系統之間門的關係,可能也是宿主占據主導權,而那句種田積攢糧食到了盡頭就是造反,也……也挺有意思的。
【但是這其中也有危險,如若她不能造反成功的話,這個玉璽就等同於遺失了。】系統盤算了一下三國的持續時間門,問道:【若是十年之後你所效忠的主公需要這枚傳國玉璽該當如何辦?若是讓旁人覺得玉璽在你手裡,大概也同樣不是什麼……】
「跟她換!」喬琰斬釘截鐵地開口,打斷了系統的話。
「大漢權柄衰微,傳國玉璽的存在已無天命所歸之意,縱然遺失也無甚遺憾。反倒是那農書若能到手,明年在并州境內嘗試推行其中可行之策,不知能活多少人。」
「這買賣做來不虧!」
105. 105(一更) 農業之書
喬琰與系統所說當然不是全部的理由。
如有農書在手,並不只是推行之中可以活多少人,更重要的是,她可以額外養多少人。
一旦漢室崩塌,要搶在孫堅前頭拿到玉璽,甚至是從他手中將這個玉璽搶奪過來,都是一件有可能性達成的事情。
可若是要讓喬琰從并州之內的農人之中篩選出種田本事更強的,而後再分派到各郡去進行傳授教導,再讓她挖空心思,從腦袋裡發掘出那些有利於農田增產的法子,所要耗費的心力著實是太多了。
此前她還被禁足在樂平境內的時候,因距離劉宏駕崩還有些時間,她是能有這等閒情逸緻通過研究《汜勝之書》來折騰那養豬之法,繪製田地種植的竅門,然在如今所掌控的範圍已經從樂平擴散到了并州全境之時,再去做這些事情就未免顯得不合時宜了。
二者權衡利弊,結果不言而喻。
倒不如直接用那並不真代表著天命所歸的玉璽,去交換農書。
一旦糧食產量足夠,她甚至能以匈奴人鮮卑人為那兩處露天礦坑的傭工,而不必只通過并州世家的利益置換,讓他們將族中負責礦產挖掘的隱戶給交出來。
所以換!
她這謀士系統也著實是讓人覺得傻白甜了一點,對面都說了廣積糧是為了造反,它倒是還記得喬琰之前說的,她此番種種都是在效仿曹魏的并州刺史梁習所為,並未懷疑到她打著的也是這個想法,而是在聽她做出了決定後就跑去跟對方聯繫了。
這一次不必有個三日的搜尋時間,沒過多久,它就將這份交易的保證書遞交到了喬琰的手上,在她將契約簽訂完畢後,出現在她手中的便是一本北方種植農書。
喬琰翻閱了兩頁便發覺,她此前所覺的交易划算,可能還是往少了算的。
農書之中說是說的適用於北方種植,但也只是在選種育種、耕作季節和方式這些環節上更加符合北方的環境氣候,卻並不意味著書中的東西只是如此。
不知道是因為對面宿主的閱歷見識還是因為對面的種田系統中所儲備的知識,在這本農書之中有不少土化肥的記載。
比如說土氨水和土硫酸。
後者並不代表著真是硫酸,而是相當於硫酸銨的肥效。
而這兩種肥料的配置,在漢朝的條件下都有可能能做到。
稍有些特別的製作原料也就是一個熟石膏粉。
漢朝有石膏嗎?自然是有的。
西漢時候淮南王劉安製作豆腐,就是以石膏點豆腐。這農書之中甚至貼心地備註上了,在山西臨汾一帶就有石膏礦,如果要往北邊來一點應該也能找到。
這便再方便不過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