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也隨著他們正式接管這賽音山營地,喬琰領著呂布張遼張楊等一眾人繼續北上。

在改換的行軍方式下,這一次的行軍速度要比先前慢上了許多。

多虧這位已經喪命的匈奴大人物在自己的營地內留下了不少記載文書,讓喬琰非但可以藉此大致判斷出他那兩位兄弟此時所處的位置,可保證不會撲個空,更可以知道他們在這王庭以南到底是以何種形式布置防守的。

因為喬琰接管了并州牧一職的緣故,他們今年冬天的確是意識到并州的漢人沒那麼好欺負,退守於漠北。

可在烏桓人於幽州冀州取得的戰果面前,他們不免也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知。

漢人解決自己內部的麻煩尚且不夠,又如何會有這等膽魄深入草原腹地來找他們的麻煩?

故而他們只是由步度根與扶羅韓二人每隔一月,由其中一人坐鎮賽音山,觀察是否有機會率兵攻入中原。

巧得很,現在還沒到換班的時候。

這也就意味著,喬琰不必擔心於會在半道上遇到從北方而來的鮮卑隊伍。

在這過於一馬平川的環境下,這種遭遇戰對於任何一方來說都是個突然。而喬琰這一方還難免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並沒有那麼大的優勢。

最能減少己方損失的打法,自然是突襲上門給對方送個驚喜!

一個他們絕不會想到的驚喜!

-----

因南遷而位於獨洛河之南的鮮卑王庭,即便是因為這位喬并州擊破休屠各胡的行為,對她有著武德充沛的認知,卻怎麼也不會想到,在對漢人來說何其重要的春耕時節,她會頂著遠行塞外迷路的風險,自賽音山出發,行軍七日,抵達了距離王庭不遠的地方。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本質讓他們所在之處的放牧活動幾乎都是往北方去的,以至於還少了足夠的牧民能發覺這一行人的行軍動向,進而做出示警。

他們也以為在扶羅韓的統兵之下,南面絕不會出現任何的疏漏之處。

可也恰恰是因為這種特殊的生存形式,讓喬琰這一路行來的推進,順利得有些不可思議。

在最後一段路的趁夜行軍之下,他們於凌晨時分,已能遠遠看到那一片營帳的存在。

天上的殘月早已在午夜消退了下去,因那天色初有幾分將明,就連星斗也顯得異常暗淡,只有遠處獨洛河上的霧氣隨風而來,將這一片聚居地也給籠罩在了其中。

整個營地里為數不多的聲響只是巡邏在最外頭的兵卒發出的腳步聲,和營中此起彼伏的鼾聲。

可到了這個即將換班的時候,他們也不免有些懈怠了。

在草原上最為危險的夜晚已經過去,天明將至,又何來什麼危險可言?

然而變故也恰恰是發生在這一瞬間!

從緩緩而來踩踏在草叢上,忽然轉為疾馳的馬匹,驟然發出了迫近而來的響動,昭示著正有一支凶煞的隊伍從遠方圖推進而來。

那才打了個盹兒的守衛腦袋往下一沉驚醒了過來,可還不等他意識到現在是個什麼狀況,便有一支風中嘶鳴的箭矢洞穿了他的咽喉。

在他倒下去之前,他看到的是漫天襲來的火光。

喬琰為了讓士卒飲用熱水而攜帶的炭,最後剩餘的部分,在此時被捆縛在箭矢之上,於點燃的狀態下凌空砸落在這一片營帳之中。

檀石槐當年沒少從大漢邊境的「交流」上學到東西,這一點也體現在了他的繼承人所建立起的王庭之中。

帳篷之間並不是密不透風的狀態,而是留出了騎兵集結穿行的路徑,可在這一輪流火齊射的面前,光是這一片燃燒起來的營帳,就已經足夠讓這些鮮卑人陷入驚惶的情緒了。

「文遠去尋牛羊畜欄和馬圈,做完破壞後不必停留,直接往北衝出。」

聽到喬琰的吩咐,張遼當即領命而去。

人數不足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靠著刀兵劈砍的方式將這些鮮卑人全部斬殺在此地。

但她來既來了,便必須做出一番足夠的破壞才好!

亂軍之中被牛羊踩踏同樣是一種減員的方式。

喬琰的眸光凝視這眼前的一片嘈雜,果斷下達了第二條指令,「稚叔隨我來。」

她撥馬回頭往西面繞行而去,張楊也當即跟了上去。

至於呂布?

這傢伙完全不用喬琰再多加吩咐,先前對他那往後都尉職務的安排,在這幾日的行軍中,被他以近乎咬文嚼字的方式反覆欣賞,就差沒先行做個美夢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