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雲中郡都尉的官職委任書還在他的手裡握著,呂布又哪裡會覺得不好。
不過他又聽喬琰說道:「我聽聞你有一女,今年八歲,算來也是該當開蒙的時候,不如也送去書院中就讀。前幾日郭太守與我提起,想將郭淮送過去,正好也能一併入學。」
呂布想都不想地答應了下來。
郭縕是什麼人?他可是出自陽曲郭氏!
在家中有這等背景的條件下,他還選擇將兒子送去樂平書院,可見他對喬侯教導子弟的信任。
他女兒若能早早接受這樣的教導,便是沒有希望如喬琰一般,擁有這等十一封侯,十四為州牧,十五為將軍的傳奇經歷,往後也如蔡昭姬一般在喬侯麾下當個女官總是無妨的吧?
不過等他走出了州府大門後,他又想到了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這不對啊?
那豈不是他們父女二人上了同一處學堂?
聽聞這樂平書院的門口還會將成績張貼在外,雖說他跟女兒應當不是一套課程,但萬一其中有同一門課程,然後放在了一處登記成績,而他又剛好在女兒下面這可怎麼是好?
這會兒他倒是想起了早先聽聞的消息,說是喬琰將賈詡和賈穆一併放在了假佐的位置上,讓這父子二人比試業績。
他當時聽來還覺得有些好笑,可如今其中的主角竟要換成他了!
當然他並不知道的是,喬琰還在此時盤算著,讓賈詡去當這綏遠城中的屬官是否可行。
呂布這個人不好管,喬琰也沒打算讓賈詡去管。
讓他去擔任這個位置更主要的想法還是——
這綏遠城初建,從農事到軍事所要處理的大小事務不少。權衡來看,這個人既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又要有跟呂布交流的穩定情緒,最好還要在同時對那陰山以北的胡人有一定的認知和應變能力。
在喬琰麾下能有這等本事的人並不多,其中最為空閒的,便是賈詡。
有呂布這等武力冠絕的勇將駐紮在此,鮮卑又才被喬琰給打了個滿頭包,想來最近也沒有這個寇邊的膽子,這綏遠城的安全性還是能得到保證的。再將這城牆修建得堅實些,正是個給烏龜量身打造的龜殼。
好得很!理由都充分了。
在將呂布安排去了樂平後,喬琰想了想,除了對賈詡的安排,她又寫了另外一封委任之書。
這份委任是給蔡貞姬的。
先前蔡邕以自己在并州內有了典學從事一職的理由,請蔡貞姬與其夫婿羊衜一道前來樂平小住。
因冬日行動不便的緣故,加上要照顧冬日生了病的婆母,他們在今年開春方才動身前來。
抵達并州的時候,也正是喬琰已經出征塞外的三月。
在喬琰回返後,因還未得空閒往樂平去,故而不曾跟這二人有過正式的會面。但她如今若想知道并州何處發生了何事,自然有人將其匯報到她的面前來。
比如說蔡昭姬便與她提起過,泰山羊氏近年來越發是只有名無有財,姐姐比起她當年隨父親一道往洛陽為喬玄奔喪、與之分別時候,看著又憔悴了幾分。
中原的蝗災與大疫,對身處貧賤之中的人來說更是一番折磨。
喬琰便也順勢問起了,在昭姬看來,貞姬與羊衜二人的學識評估。
昭姬並未在此事上說謊,她說的是「羊衜擅治政,阿姊擅治人。」
有這句話,那她心中就有數了。
他們二人既都是以蔡邕思念長女的理由來到此地的,喬琰也沒打算這樣快就給他們委派職務。
不過現在,先有了個給蔡貞姬安排事務的機會。
呂布之女與郭縕之子入學,因陸苑如今為她手下的主簿,忙於聯絡并州境內的世家,不適合再在書院內任職,倒不如請蔡貞姬任職教導。
郭淮有名將之才,想來蔡貞姬教得出羊祜,教郭淮應當也無妨,而呂布之女——
喬琰對她的了解不多,只從呂布這裡聽聞她頗有乃父之風,年少尚武,也難保能教出個武將來。
「要不將你兒子也一併送去入學?」喬琰想了想又朝著典韋問道。
典韋在報恩于田氏的時候,便有妻子在陳留,這按照今時之人的想法並無問題,要喬琰所說卻有些不太負責,尤其是喬琰在後來才知曉,他的夫人彼時有身孕在身,只是未曾顯懷,連典韋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好在自典韋追隨她前來樂平後,典韋也將妻子接來了此地,不必再擔心什麼安全問題,平安生下了典滿。
如今既然要降低入學年齡的門檻,那麼如今按虛歲是五歲年紀的典滿,也正好一併送去得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