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不等喬琰下令,她就看到有個醒目的身影朝著田中跳了下去。
這人不是呂布又是誰!
「他懂收割嗎?」喬琰的眼皮一跳。
很難說在看到這場面的時候,她是不是會聯想到一個飛撲的哈士奇。
賈詡摸了摸鬍子,回道:「其實呂都尉今年對此研究的不少,應當也還算是一把好手吧。」
春日的進擊鮮卑讓呂布撈到了好一筆戰功,他顯然是還想再給自己添一筆履歷的。
只可惜短時間內大概沒有作戰的機會,他便只能將這個撈功績的想法放在了白道川的種田上。
非要算起來,他早年間也不是沒做過種田的營生,現在不過是將其撿回來而已。
州府親臨,他也自然要賣一賣力氣。
好在正如賈詡所說,他是有一點種地經驗的,也沒犯蠢到破壞收成。
有了這位能扛重物能做苦工的好手,這十畝地內的小麥很快完成了收割,脫稈和過磅的過程。
一個令人驚愕的畝產數值擺在了喬琰的面前。
「畝產……七石?」
七石!
饒是呂布動輒前來觀看小麥的長勢,也知曉這數值大概比尋常麥田多了不是一星半點,此時也差點驚掉了下巴。
多出了一倍有餘還是軍屯田所出,那便是戍邊軍隊擴招的資本!
他當即摩拳擦掌地轉向了其餘未收割的麥田。
哪怕喬琰說的只是讓他在監督收穫後將其運送到綏遠城中妥善保存,而沒提及什麼新增兵員或者是出戰的計劃,也絲毫不能磨滅他此時的實幹動力。
喬琰對他這表現頗有些哭笑不得。
可想想他將勝負欲放在此處,未嘗不是讓她在管控上省些力氣,倒也覺得無妨。
見呂布暫時不需她費心,喬琰便轉向了賈詡。
他為此地的管理官員不錯,但收割還需時日,軍屯中登記造冊之事又有不少伍長百夫長協助,他這會兒是有時間的。
喬琰想了想,問道:「文和可有興趣隨我登山一游?」
東漢之時已有些地方有九月初九登高驅邪的習俗,只是還未曾正式得名為重陽,也算不上民間節日。
但大約是因為這些年間時逢大疫,那攜帶茱萸與菊花酒登高而祭的風俗,漸從汝河兩岸擴散過來,連帶著幽并邊陲也學上了此事。
賈詡朝著喬琰看去,卻覺得她大概不是要尋他去搞什麼驅邪儀式的,而分明是另有所圖。
因為她邀請他攀登的乃是五峰山,那地方可不在雲中郡的地界,而在雁門郡之南。
這裡也就是後來的五台山。
要賈詡看來,喬琰平日行跡中並無對佛道的信仰,那麼這登山之舉也顯然不是因為,在永平年間,此地與洛陽白馬寺幾乎在同一時間修建起了一座顯通寺。
但州牧有邀,他也自當遵從就是。
二人隨同著喬琰所帶的州牧扈從一道,直上那五峰山東台的望海峰而去。
也或許此地還沒有望海峰這個名字,可賈詡又不是并州人,他聽著喬琰篤定地說著這個名字,便也真按照此名來理解了。
但將其命名為望海峰卻也合適。
他們登山之時正是凌晨,抵達山頂也便正是日出東方之際,那夜來朝動的雲海之間好一片明霞流波,當真有在看海上日出的雄奇壯麗。
而在這片日出的景象之下,也便是朝著五峰山望海峰的東面看去,冀州的常山郡正從緩緩散開的流雲中展露出來。
也或許,並不該只說是常山郡。
當紅日凌空,朝霧散盡之時候,該當說這是河北平原盡收眼底,正是一片爽氣浮升景象。
賈詡覺得自己大概沒有看錯,喬琰收回那往東面浩闊平原望去的目光朝著近處看來間,眸光中還有幾分未曾掩飾,也懶得掩飾的覬覦。
她開口說道:「從此處西望雖是這五台群山中的其他各峰,但文和與我一道西來,應當還記得我們自雲中至雁門,過句注山時所見的雁門關。」
賈詡回道:「自然記得。」<="<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