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從中平四年底,到中平五年的秋季,她始終維持著與度遼將軍韓馥之間相對友好的關係,除卻在雲中郡的東側新建綏遠城,幾乎很少涉及五原郡與雲中郡西側的軍事行動。
這也讓韓馥在寫給劉宏匯報的奏摺中從未說過她什麼壞話。
在從劉宏處收到了一道嘉獎口諭後,她可以確定,自己暫時度過了這個關卡。
喬琰鬆了一口氣,也有了多餘的精力去留意并州境內的秋收。
豐收之時已到啊……
在吃飽飯比什麼都重要的漢末,這也是州中百姓最期待的時候!
尋常的北方畝產為三石,但在自汜勝之書推廣後,在區田法的作用下,畝產可以達到三石到四石之間,而今年呢?
今年喬琰在并州境內推行的乃是深耕細作,科學種植,又以土氨水與土硫酸作為補充肥料,這畝產必定大有提高。
可在現今還沒有條件大規模培育良種的情況下,這個提升到底能到什麼程度,喬琰心中也沒數。
她只能大略從近來所途徑的農田情況判斷出,其中作物在今年氣象尚好的環境下漲勢優良,田中過路老農也覺比之往年收成更好,但不管怎麼說,仍需一個自州府對并州境內民眾公布的數值。
喬琰努力讓自己在看著秦俞領人統計的時候,擺出了一副從容的表情,可要同樣身在此地的陸苑看來,她們這位州牧這會兒,就很有樂平書院那些學生等候出成績時候的樣子。
她畢竟是去書院裡上過課的,對此還有些發言權。
然後她就被喬琰警告式地看了一眼。
「喬侯大可不必擔心,以老農估算,并州境內除卻汾河兩岸大多不是肥田,但按結穗情況看,畝產五石也還是有的。」陸苑笑道。
喬琰此刻比之當年樂平收穫薯蕷時候還要分明的緊張情緒,非但沒讓陸苑覺得有損她英明形象,反倒讓她更顯真實了幾分。
這統計並非是一日可完工之事,喬琰乾脆領著陸苑走訪了幾日并州境內的農戶商戶,直到各郡的畝產數據統計完畢,匯報到了她的手上。
在接過秦俞遞來的畝產數據時,她一眼便看到了位於最上方的州內均值。
畝產——
五又三分之一石!
好一個鼓舞人心的數字!
別看這畝產距離現代的產量還著實相去太遠,但從原本的畝產三石變成如今的畝產五石有餘,幾乎翻了個倍。
有這糧食產量支撐,別說這并州境內的農戶足以存上一批過冬口糧,州府繳納所得的稅收也能上升一個台階。
這對喬琰來說更至關重要。
而即便這五石有餘的數值是平均所得,其中貧瘠土地上的收成,竟也達到了四石。
這並不只是意味著在并州境內實現了普及意義上的增產,同時也意味著,并州有了吸引周邊涼州、幽州、冀州難民前來此地落戶的資本!
新來之人大多只能選擇自己開墾荒地,可若是按那并州牧所推行的耕作之法,哪怕是荒地,也能比之其他州郡的田地產量更高,便是遷移過去又有何妨?
更不必說,周遭的涼州有西羌之亂,幽州有張舉未平,冀州也深受其害,那并州卻真如樂平侯的樂平二字一般,實為安居之所。
喬琰將這些後續影響看得明白,心中也更加安定了幾分。
在將收繳田稅的任務布置下去後,她便直奔雲中郡而去。
那裡還有一片田。
人總是不滿足的,今年有了此等豐收不錯,她卻難免想要明年更好。
而這種得隴望蜀的想法要得到滿足,只能看綏遠城之前的新田收成,以此為憑據在明年推廣底肥。
這一片麥田種植下去的時間要比其他地方晚上一些,收穫也自然稍晚。
喬琰抵達此地的時候已是九月初,地里的小麥才剛預備收割。
她抬眸朝著那最具標誌性的新城看去。
從春入秋,在諸多軍屯士卒的勞作下,領近的雁門郡露天煤礦開採進度喜人,完全應了喬琰先前對并州世家交出煤礦隱戶時候保證的產出,還積攢起了遠勝去年帳冊上入庫數額的煤炭。
煤礦如此,那座綏遠城的建造也就更是如此。
這並非喬琰第一次來到此地,卻是她第一次見到連帶著城上哨塔也全部竣工的樣子。
而自綏遠城往南望去,此地也早同她先前從白道口出兵的時候所見景象大不相同。
哪怕還未曾走近也不難看出,這一片引白渠水與荒干水灌溉的田地,在麥田金黃中所表現出的團簇之狀,確實勝過她先前在太原郡內所見。
具有緩釋效果的底肥在作物生長中逐漸顯現出的效果,按照與她同行的賈詡所說,在接近收穫時節爆發了出來。
而今喬琰這位州牧到了,這片新田也就到了正式收穫的時候。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