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121 董……
那些在洛陽城裡的世家與何進舊部,連帶著那做起了大將軍美夢的何苗,沒有一個將皇室威嚴放在眼裡,董卓久處西涼,又如何會有例外。
他先後拒絕了劉宏提出的讓他就任少府與青州牧的敕令,卻並未因為做出這決定而遭到任何的懲罰,足以讓他窺見大漢朝廷色厲內荏的本質。
而今,更是天降一個機遇在他面前。
天子駕崩,將軍逼宮,皇宮起火,皇子外逃,這樁樁件件都讓人聽來有種不真實感。
可又好像,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可以預料到今日的這一幕了!
那麼他董卓先是有這個機會,在大將軍的徵調下名正言順地陳兵河東,而後繼續往前推進到臨近洛陽的位置,又恰到好處地得到了這樣一個消息……
此為天與之時機也!
他這除賊護駕的決定話音剛落,就聽到了李儒對他這一決定的贊同。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將軍既明白這道理,確實不必猶豫。那張讓等人若要攜皇子外逃,且四下無援,必得經由邙山而逃,與我等的距離更近。請將軍令騎兵先行,直走邙山北部坳口,而後往南推進,令後方隊伍多攜旗幟以壯聲勢為援。」
董卓拊掌而笑,「依文優所言。」
他這些麾下的西涼兵卒跟隨他征戰多時,多是從涼州這等酷烈的戰場上歷練出來的,要在做出決定後拔營起行,速度也比之尋常隊伍要快上不知多少。
徐榮、郭汜與牛輔領了騎兵先行,他則作為後軍調度推進。
牛輔乃是他的女婿,相當於是自己人。
徐榮雖不是涼州人,卻格外善戰。哪怕是此前被他派出洛陽協助董旻,卻敗在了喬琰的手下,也不影響他是有真材實料的戰鬥好手,有他在,若是出現了什麼交戰,勝算足可有保證。
至於郭汜……
按照董卓在隨後出行中與李儒所說便是,阿多出自馬賊,邙山之間若有需急變之處,他的反應必然最快。
這三人一道,若要前去尋查張讓與二位皇子的下落,可說是最為合適。
這便是他西涼軍的實力!
何進限制了他只能攜帶三千人前來,可當兩千騎兵與一千步卒蒞臨河東的時候,他要再多拉扯出一些人手也不難。
在那三人攜著一千五百騎兵而去後,與他同行的這支隊伍其實還有三千多人。
他向東而行,正見那紅日升騰於眼前,揚鞭而指間,只覺此番當真是個好兆頭!
這也合該是他董卓大顯身手的時候!
而張讓此時還在逃竄。
他並不知道,他翻過了北邙山或許並不是度過黃河得保太平,又或者是得到河內郡的援兵,而將要面對的是這樣一頭西涼豺狼。
更不知道,在這夜間的洛陽風波中,試圖追擊他而來的追兵先是被曹操給攔截住了一批,而後又被盧植調度的北軍士卒給了攔住了一部分。
那已有數年沒有執掌兵權機會的盧尚書,親自執著長戟,厲聲質問與他對峙的張璋等人,是否竟有謀反之心。
盧植為天下名士,此刻這疾言厲色之問中,字字令人難以招架,哪怕他身後所掌握的兵將並不太多,也讓人有種如臨千軍的錯覺。
更或許是因為此時距離那洛陽南宮中放起來的第一把火已經有了數個時辰,在最開始那要為大將軍報仇的上頭情緒漸漸消退下去後,他們也意識到了一種心虛與恐懼之感。
吳匡與張璋二人對視了一眼,再看看面前的盧植,不由都往後退出了一段距離。
經由這兩道阻攔,在張讓等人後頭追擊的,也便只剩下了袁紹與袁術這兩兄弟麾下的部分兵卒。
倘若蹇碩在排兵布陣上多有那麼點天賦,要從容地退到黃河邊上其實不難。
可在進退失據與消息閉塞的環境下,他們只能草草以山中少量野果為食,而後繼續在格外飢餓的狀態下前行。
張讓甚至覺得自己好像已經聽到了後方峽谷之中的追兵,但哨騎探報又分明沒有旁人。
他最擅長的也不過是揣測劉宏的心思而已,說四體不勤都還是往少了說的,這會兒只覺自己要一個跟頭從這山道上摔下去。若非身旁有人扶了他一把,他險要要因為這等烏龍的理由而丟了性命。
但再往北行出一段,他便陡然意識到,他方才聽到的動靜好像並不是個錯覺。
因那山中回聲,一句尤其清楚的喊聲便傳入了他的耳中——
閹豎休走!
一夜的短兵相接,拉開距離後的草木皆兵,已經讓張讓的精神完全處在了緊繃的狀態,他回頭一看又見那率兵前來追殺之人,正是袁紹這虎賁中郎將麾下,在京城中出名悍勇的顏良與高覽,不由更是慌張。1<="<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