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雖然進入京城之前的局面與原本不同,但在李儒給董卓的一番謀劃之下,他依然達到了原本的戰果。

或許唯獨的不同只是——

在洛陽以北,越黃河跨太行的并州境內,還有一位孤懸在外的託孤之臣,忠良之後。

在喬琰自雁門回返到晉陽後,她便迎來了自并州之外前來的幾波訪客。

第一位便是滎陽名士鄭泰。

在何進接受了袁紹的建議徵調董卓入京之時,他便選擇了棄官北上,進入了并州。

這一路行來在并州所見的景象,讓他當即意識到,只怕洛陽之中的那些人還是看輕了這位喬侯!

這也讓他毫不猶豫地在收到了何進身死而董卓進太尉的消息後,選擇直向州府報導,意圖求見并州牧。

另外幾人則是恰好湊到一處一起來的。

發明乾象曆法的天文與數學家劉洪,在馬鈞與畢嵐的陪同下一併前來,簡直像是個空降的理科大禮包。

喬琰一面為這幾人的到來而覺欣喜,一面又覺馬倫為了庇護那些助手而留在洛陽,實在是一件太危險的事情!

尤其是,此時袁氏還面對著失勢的情況!

她的太史令官職乃是劉宏冊封,即便董卓承認劉宏傳位詔書的正統性,也未必就意味著,他也同時承認那太史令的官職。

太危險了!

她心中不免為馬倫捏了一把冷汗,也越發確定,自己需要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出兵時機,才能將她給保下來。

這份隱憂並未在她的臉上表現出來,與馬鈞畢嵐等人恰好在路上遇到而同來的鮑鴻,便看到喬琰轉向了他所在的方向。

因她方從塞外回來,這目光之中似也含著一縷沙場征伐的鮮明銳氣。

鮑鴻不由心中一凜。

來不及多想這幾年的時間在喬琰的身上發生了多少變化,而是想到張讓在南宮被攻破之際對他的請託,鮑鴻當即跪倒在地,將手中的詔書舉到了喬琰的面前。

他仿佛完全沒意識到,這並不是個正常宣讀聖旨的姿勢,高聲說道:「請喬侯承先帝遺令,起兵入京護駕!」

122. 122(一更) 出兵決定……

這是一封特殊的詔書。

在劉宏無人可用的情況下,哪怕她這位并州牧的年紀還是太小,又哪怕再引入一太強勢的外援可能招來其他禍端,劉宏在死前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

但其中稍出現些差池,這封授命護駕除賊的詔書都很有可能送不到喬琰的手中。

所以她也早做好了手中並沒有此物的準備。

可有了這個從先帝手中授予而來的詔書,她便有了更加名正言順進軍的理由!

鮑鴻帶著部從來投是一喜,他帶著這詔書而來卻是另外一喜!

她伸手握住了這封呈遞在她面前的詔書。

當然從鮑鴻所能感覺到的角度,是先有一道虛握的力量加諸於這詔書之上,而後才被牢牢握緊在了對方的手中。

她只是猶豫了一瞬,便接下了這個在鮑鴻看來宛然如燙手山芋的東西。

「鮑校尉起來吧,這是宣旨不是送戰報,你如今是京城之亂的親身經歷者,先帝直屬軍隊的校尉,不只是個信使。」

鮑鴻後知後覺意識到,他這姿勢屬實像是士卒給將軍送信保的樣子。

他當即蹦躂了起來,訕訕一笑:「讓喬侯見笑了。」

喬琰顯然也沒有多在意此事,只示意幾人入座,「勞駕幾位將洛陽中的其他情況告知於我吧。」

「董卓入京,藉助袁氏掌權又反戈一擊,憑藉軍威將皇子協扶持上皇位的事情我已知曉了。天子即位傳檄各州,正式的文書雖還未曾送到我面前,洛陽距離并州並不算太遠,若我還對此一無所知,那便當真對不起這并州牧一職,更對不起先帝信託。我只想知道一些並不會出現在對外情報中的消息,比如說——」

「陛下到底留下了哪些交代?在這齣君不君臣不臣的戲碼里,這些人都扮演了何種角色?」

喬琰方一入座便一掌拍在了桌案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