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朝著她拱了拱手,當即領命而去。
當然,喬琰能有自己的消息路子,又有曹昂親自前來報信,數日之後,身處洛陽之內的董卓,也收到了酸棗與魯陽一路聯軍進攻的消息。
關東各州郡此番起兵的官員里,甚至包括了他先前啟用的劉岱、孔伷、應劭、張邈等人,已經讓他掀了一回桌子,現在又聽聞他們在隨後的酸棗會盟中,以盧植為盟主,表車騎將軍,更是讓他狂怒不已。2
車騎將軍這個位置,只能由朝廷、由天子來冊封,即便盧植為先帝託孤重臣,確實可以進車騎將軍位執掌軍事輔政之權,但在董卓已將自己標榜為洛陽大權在握第一人的情況下,他們這番舉動便等同於是對他最為直接的挑釁!
可他也必須權且放下這等怒火中燒的情緒,先將目光落回到如何解決眼下的麻煩上。
喬琰尚且會想到袁隗和袁基還身在洛陽,因為先前被董卓打為叛逆的緣故,而處在董卓部將的嚴密監視之下,董卓也自然會想到這一點。
再順著這人質的角度想下去,他便不免想到了皇位之上的小皇帝。
若是能憑藉手握人質的條件對其中的幾路做出退兵的勸阻,無疑能夠給他減少不小的壓力。
他雖近來暴戾肆殺的本性在洛陽中的行事裡暴露無遺,卻也並不覺得自己能拳打腳踢各路聯軍,穩操勝券。
本著一個一夜暴富之人的標準想法,他的決斷無外乎是兩樣。
其一便是先將人質放到一個更加安全的地方保護起來,以確保不會被人給輕易救走。
其一便是對這幾路聯合而來的兵馬逐一擊破。
一想到這幾路人里現在還有一個屯兵在大河以北,兵迫孟津的喬琰,竟時至今日也沒露出一點營盤頹敗的架勢,董卓就覺得自己的頭都要疼了!
或許,要不是因為他拿那喬燁舒沒什麼法子,其他人也並不會如此果斷地起兵而來!
想到這裡,他決定先放棄思考這個最令他頭疼的問題,而是將其交給了李儒來解決,他本人則思考起了前一個問題。
路軍馬壓境,給他唯獨留下的退路便是西側,那麼最合適將人質送去的地方也是西側。
西邊!那是長安!
董卓並未猶豫於做出這個決定。
只因對他來說,長安距離涼州更近,還有另外的一重保障。
懷著這種想法,在光熹元年五月一十五日的朝會上,這身形壯碩、劍履上殿的董相國,絲毫沒管小皇帝劉協的臉色,站在群臣之首朝著後方諸人看去。3
他以近乎宣告天子敕令的方式,問道:「本相有意,將朝廷遷往長安,不知各位意下如何?」4
125. 125(一更) 借糧出兵
遷都長安!
這話一出,董卓是早已有準備,眾人卻都驚動萬分。
被董卓提到了太尉位置上的黃琬當即出列問道:「相國可知遷都一事要害非常,如何能隨意言之?」
董卓不疾不徐回道:「這先漢以長安為都,光武中興後,改都洛陽,至今已傳十代,正為一整數,如何不能易位回長安,合乎興復之道?」
他扣著配劍往前走了兩步,又道:「再者說來,洛陽自光和年間門便怪事頻頻,多有兩頭同身之怪胎,有燕雀於懷陵之上悲鳴,有蝗災大疫聚集於郊野,此皆為此地不堪為國都之跡象,既民間門童謠有雲,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不若還於舊都,仰仗宗廟之庇佑。陛下,您覺得無妨吧?」
董卓話至一半就朝著劉協看了過來。
這今年也不過才只有十一歲的小皇帝,努力讓自己表現出了一番鎮定的樣子。
可他縱然在經歷了洛陽宮變與北邙逃亡後,能在見到董卓之時還言辭清晰,這一月半來多見董卓冒犯宮闈、橫加掠奪之舉,早心中惶惑非常,又如何還能再對他的威懾保持鎮定。
遷都這等幾乎關係到國家命脈的事情,現在也能被董卓用這等輕描淡寫的口吻說出,讓他深覺天家尊嚴被冒犯之餘,也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