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事業起步不容易呀。

喬琰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勵道:「那就用你的勞工來抵稅吧。」

「……?」伏壽總覺得自己好像簽了什麼奇怪的賣身契,可還沒等她對此提出抗議,她就已經被喬琰給送出了門去。

想了想她目前應該不算勞工,而應當叫做進學更加合適,伏壽又打消了這種疑惑,抱著簡陋版本的活頁本往地形勘探的隊伍報導去了,卻沒能見到在合上門扇之後喬琰臉上露出的滿意笑容。

她自然是樂意看到這些漢宮公主也能找到一份活計來做的,而不是一面享受於樂平所帶來的安定環境,一面也成為了她的某個限制因素。

并州境內自收攏黑山賊開始,便傳達出的女子無不可為的觀念,在這接納從洛陽前來并州的迎接隊伍風貌中也有著諸多表現。

如今看來,這種自上而下的傳達,已有了些令人喜聞樂見的效果。

那些漢室公主都不必喬琰操心了,更何況是馬倫。

提出乾象曆的劉元卓比之馬倫更早來到并州,也早已在喬琰的吩咐下,有專人為其打造起了繼續觀測天文、推演曆法的場所。

劉元卓對於那水泥打造的儲存機密數據的庫房頗為滿意,等到馬倫和那些精於演算的助手抵達後,當即展開了工作。

對她們來說唯獨有些遺憾的就是,洛陽的靈台對於地動儀這樣的工具有著天然的優勢,可如今換了個地方,哪怕是重新起了個中空的地台用於擺放測試,能否起到原本的效果,還需要再做出一番調整。

這個被喬琰命名為天文曆法台的地方,除卻提供了金屬材料重新打造的渾天儀外,還多出了一架放大版本的望遠鏡。

而這幾乎已經是東海麋氏所能找到的水晶礦產中,能打磨出的極致尺寸了。

至於具體的觀測結果如何,透鏡又是否要做出調整,那是劉元卓和馬倫這種專業人士該做的事情,總之喬琰能做的也只是給出這些支持了,反正工匠就在附近,讓他們協商去吧。

這還真不是什麼無用之事。

環繞天文術算所發展出的數學與機械,對於并州境內的生產力推動遲早能起到作用。

喬琰更是對如今還未正式出師的馬鈞寄予厚望,只因這位在軍事攻城器械上的發明,也著實堪稱一絕。

而進一步完善的天文曆法,為的是指導農事生產的精準性,也正是在這種社會形態之下必須推進演化的東西。

她琢磨著等到馬鈞的發明產出增多,她便將天文曆法台改名為科學院,聽起來還更像是被歸併入樂平書院中的一部分,以達成樂平這學術與進修環境的建設。

馬倫對她提前提出的改名計劃沒什麼意見,對她來說,從洛陽搬遷到并州,頂多就是換了研究的場地而已,周圍的人還是那麼些個人。

當然,對畢嵐和任鴻來說,這簡直是此前完全無法想像的生活。

以畢嵐為例,他不必思考今日要如何與同僚相處,要拿出何種奇技淫巧之物來討得陛下歡心,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誰讓喬琰給他做出的指派是,他覺得做什麼能讓他青史留名,那他就去做好了。

而任鴻此時由馬倫帶著,從原本的識文斷字,閱讀書籍的狀態轉入這等研究的新領域,在一開始的時候還真有那麼點茫然無措。

好在她一慣膽大心細,在上手了一個月後,也漸漸進入了狀態。

她心中暗想,自己無論如何也得對得起君侯給她賜予的那個「鴻」字,更有了埋頭苦幹的想法。

不過說來,她們推算的是星軌四時,那鴻雁也是飛於空中,倒也應景得很。

只可惜這座未來的科學院也建在樂平,她沒法去跟喬琰問問,彼時君侯賜名的時候是否也有這個想法。

喬琰也暫時沒打算催這邊的進度。

她能撿漏一樣地將整個太史令機構都給幾乎搬遷了過來,半點沒給東面西面的兩位皇帝留,已經是相當撞大運的事情了,可不能指望她們在一兩年內就拿出什麼驚人成果。<="<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