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支羌人部落都位於高平城以西,是在建初年間敗退於漢陽漢軍後往東遷移而來的。
他們在最近的數十年間屢次參與西羌起義,多奉先零羌為首,又在先零羌潰散後獨自發展。
韓遂率領羌人叛軍期間,這兩支部落多少參與了些,作為分散在安定郡內的響應隊伍。
也正是這選擇的傾向,讓他們在韓遂拒絕了約戰邀請後,被喬琰選作了剷除的對象。
這無疑是喬琰對外傳遞出的信號——
韓遂此人無膽,不敢在她擊破了高平城後,以其統率羌族的地位發起還擊,而是依然龜縮在榆中、金城一帶,那她也只能自己打通前往榆中的路程!
封養羌與封何羌都擋在了去路上,便只有被她清掃一個結局!
這兩支部落合計的五六千人,並未留下活口,只有部落中飼養的馬匹牛羊,都被漢軍在隨後驅趕去了高平城的方向。
消息傳出,周遭的羌人部落一面痛斥韓遂,一面又不免為喬琰的行事方針而感到恐懼。
她若真打算將他們滅族屠種,在對方赫赫鐵蹄的威脅之下,他們要麼聯起手來,憑藉著合軍一處的人數,和背水一戰的局面,或許還有些翻盤的可能,要麼就只能選擇遠遁,經由漢陽郡逃亡到隴西郡去。
「有沒有別的可能呢?」這場簡單會面的與會者中傳出了一個聲音。
「你想說什麼?」上首的長者朝著出聲之人看去,開口問道。
這問及有無其他可能的是個二十三四歲的姑娘,見周遭的眾人都朝著她看來,說道:「幾日前,我在山上瞧見了下頭不少運送糧食的車馬,押送的人里竟有不少匈奴打扮的。或許這位喬并州,跟段紀明不一樣。」
老者皺了皺眉頭:「姚嫦,你不要因為自認帝舜後裔,改姓為姚,就忘記了自己乃是燒當羌人。莫要對這些漢人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指望。」1
燒當羌於孝和帝統治期間大多歸附於漢朝,遷居在隴西、漢陽與安定一帶,在高平附近便有一支。也便是被這老者稱呼為姚嫦的姑娘所屬的一支。
他們確實和被喬琰先後進攻的鐘羌、封養羌、封何羌的情況不大一樣。
因其大多數情況下屬於和當地漢人政府關係尚可的狀態,也便多駐紮於土地相對肥沃之地,在羌人慣例的逐水草而居之餘,還會從事農業之事。
也因為這種生活狀態,他們的情報系統要比其他羌族發達些。
姚嫦聽聞過不少那位并州牧的事跡,以她看來,以對方在并州境內的行事,若真是和段熲一個做派的,那麼西河郡內的南匈奴也早應當被除掉了才對。
誰讓段熲的知名語錄叫做——而欲令降徒與之雜居,是猶種枳棘於良田,養虺蛇於室內也。2
話中說的是,就算是將羌人打散到跟漢人雜居的狀態,也必定會養蛇為患,所以不如統統殺光。
若喬琰並不全然奉行段熲的處事之道,又在這個時候將匈奴人給徵調到了此方戰場上,好像是個有些微妙的信號。
她迎著上首長者的目光,語氣堅決地回道:「我自然不會忘記自己的身份,但我想去做個嘗試。您大可放心,我只率我部中願認可此舉的人前去,若事不成,也無礙於你們!」
燒當羌的子弟雖精通放牧種田,武藝上卻也奉行的是涼州人一貫的剽悍做派,便是那「婦女猶戴戟操矛,挾弓負矢」之說。
姚嫦也不例外。
她在與那長者爭辯完畢後就帶上了被她說服的十數夥伴,直奔高平城而去。
不過她還未抵城下,便恰好看到了於夫羅等人率了一小隊人離開高平的景象。
她本是想直接衝到那并州牧面前去與她辯駁一二的,眼見此景又改換了主意。
與其空手而去,倒不如帶上個人質。
於夫羅又哪裡會想到,他就是想要在執行喬琰布置的任務之前,先去周遭探查一二,居然會突遭橫禍。
這四方征討羌人一事,可不像是他跟脫里所說的那麼簡單。
喬琰另外給他的一條叮囑,是他需要從她已篩選出的羌人部族中選出幾支來,配合褚燕完成俘虜而不是滅族的行動。
於夫羅想著,他好不容易得到了并州牧的委派,自然要將其做得出色。也好證明他作為下一任南匈奴單于,必定能為喬侯盡心竭力、穩妥做事,起碼比呼衍脫里這種傢伙靠譜得多。那麼在正式進軍之前,他或許可以先往周遭走訪一番。<="<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