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洮水與黃河的交匯處行往金城的這一段里,北岸多是直接連接山壁,並不適合行軍,可到了這一段河谷盆地,情況就大不相同。
那非但是一段漸寬易行之路,身在在金城西面和北面城牆上戍守的士卒,也無法將城上的弩箭發射到對面的山腳下。
故而當他們貼鄰山下而行,便能將金城當做一個並不存在的障礙。
他們也並不需要擔心金城之內的守軍會突然截斷他們的後路——
韓遂已沒有多餘的本事再多派出一支隊伍!
若真這麼做,他自己的安全也無法保證了。
他無從得知,馬騰到底是如何被喬琰打到的城下,又是如何在戰敗後成為了喬琰補充兵員的來源,給她提供了檄文之中的證據支持,又提供了這些渡河的船隻。
他只知道對面的喬并州先用一支長弩箭打掉了他立足牆頭指揮作戰的信心!
韓遂極力平復著面色,指揮著士卒將盾牌招架在他的前方,才敢繼續朝著西面看去。
渡河之船間隔著一段距離,看起來只是一個個大一些的黑點而已。
然而船行速度不慢,好像只是須臾之間,先前還在遠處被他認出的馬超等人,就已經隨同著馬匹抵達了對岸。
這些人也毫無停歇意圖地直接朝著東面而去。
其中策馬尤快的正是馬超!
這讓韓遂不得不確信,他在方才看罷了信後往葵園峽派出的信使,必然會被他們攔截在半道上。
隨後的船隻往復,更是讓對岸開始累積往東行軍的人數。
等到齊備之時,他們便會朝著葵園峽進軍。
他的出路在何處?
或許只能寄希望於身處葵園峽的成公英和閻行能夠擊退敵人,而後回援於金城。
但這種可能性,在喬琰這封戰書的耀武揚威面前,簡直是微乎其微。
他們是良將悍將,卻好像不是能力挽狂瀾之人。
在這種書面和現實的雙重刺激之下,韓遂明明還只有四十多歲的年紀,卻只覺心口憋悶到幾乎想要嘔血,在喉間已有了幾分血腥氣。
喬琰手握著望遠鏡朝著城樓上張望,將他的這個表情收入了眼底,不由頗為可惜地說道:「沒哭啊?」
她都送了擦眼淚的戰書了,這人怎麼這麼不給她的面子。
可想想也對,蓋勛將韓遂邊章罵哭罵走的時候,他們才剛完成從人質到反賊的轉變,麵皮薄一點也可以理解。
他和邊章的這一哭,也未嘗沒有在給自己打出個「不得已」的名號。
有此一遭,在涼州這個對首領還是有幾分德行要求的環境下,韓遂的名聲還真不算太差。
而如今他早已割據金城郡將近五年,再有多少表面工夫也不剩了。
或許唯獨剩下的,也就是沒多少罵架本事這一條。
在喬琰這封氣死人的檄文面前,他愣是沒想到什麼反駁的話來。
荀攸已險些被喬琰那一句他怎麼沒哭給整笑了,又聽喬琰在此時繼續說道:「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寫檄文字字實在的好處了,公達,你說是不是?」
他拱手回道:「若要令對手無狡辯之餘地,要麼陳詞華章高下立見,令人羞於回應,要麼處處寫實,理據在握,君侯長於後者,今日更讓在下大開眼界。」
這頗為活潑的檄文收尾,非但不會令人覺得她少了幾分為州牧的寬容氣度,反倒讓人為之一笑中,愈覺其人格魅力斐然。
荀攸時常覺得喬琰在并州的種種安排讓她有種生而知之的咄咄逼人,在行至於洮水和黃河的時候,又聽她和傅干在問詢了西宮咸池供給涼州的情況後,與對方打賭,在那地方以西還有另外一處鹽滷之池,儲量比之西宮咸池有過之而無不及,若有機會必定要去碰上一碰。
不過此刻,只讓人覺得她實有進攻之中的從容。
而在發出了這份感慨後,她便讓人在陣前擺出個坐榻和蓬傘,悠哉地坐在了那裡。
她這個選擇也同樣沒錯。
進攻金城並非要緊之事。
韓遂早知道她率軍而來的舉動中所懷有的必殺之心——若不殺他,她沒法跟皇甫嵩和傅干交代,故而貿然攻城只會面對韓遂的絕地反撲而已。可若是先除掉葵園峽的隊伍,將他的臂膀助力給徹底斬斷呢?
涼州人的特質讓他們在金城也不可能囤積過多的糧食,當此地只剩下了金城這一處孤懸之城的時候,韓遂是不可能翻出什麼風浪來的。
喬琰給自己斟了一杯酒,說道:「也不知道皇甫將軍那頭如何了。」
在她給賈詡發出了從媼圍城搶占葵園峽指令的同時,也有另外一支隊伍從隴西郡鳥鼠同穴山的山道東出,而後北上,從南面進攻葵園峽。<="<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