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賈詡是什麼人?

那是被涼州名士閻忠稱為張良陳平之才的存在!

若是讓他死在了此地,那還得了?

他也至多是在將閻行和賈詡等人送往長安的路上調侃道:「二十多年前,文和先生為從羌人手下求生,謊稱自己乃是段公外孫,今日文和先生為讓這小將留你性命,又謊稱是我的故交好友……」

「先生吶,我雖與段公差了些年紀,卻和他乃是同輩,您今日是一句話給自己抬了兩個輩分,未免太占我段氏的便宜了。」

賈詡撣了撣衣上的草灰,回道:「時移世易而已。」

段煨問道:「可我怎麼聽閻校尉說,你跟著并州牧將近三年,至今也還只是個假佐?」

這可算不上是什麼時移世易。

賈詡聞言倒也並未氣惱,只回道:「若不是氣運不佳,葵園峽得手,韓遂身死,這份功勞足以讓我升遷,段中郎何必用此說事,倒是段中郎,跟著董賊混日子,東奔西跑的,不大舒坦吧?」

段煨沒對此做出回答,對賈詡這個死鴨子嘴硬的情況,他只是含笑以對,在入了長安後就讓人將他給安頓了下來。

眼下賈詡的情況不要緊,要緊的是被閻行帶回來的情況。

喬琰的并州軍現在已有了進攻長安的資本了!

「怎麼會這麼快!」

哪怕此時堂上還有個閻行在,董卓也幾乎失態地拍案而起。

他本人、皇甫嵩、張溫、孫堅,無一不可稱為當世擅於統兵之人。

可他們在面對涼州局勢的時候,都吃過敗仗,也無可避免地讓韓遂成功紮根在涼州腹地。

所以董卓雖知喬琰成功在高平城立足,也知道她和皇甫嵩會師,也絕沒有想到她會在六月里就完成了對韓遂馬騰的清掃。

一個投降,一個身死——

這消息像是一把迫近的刀鋒已經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讓他忽然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涼州後方平定,要再崛起一支可以與韓遂相提並論的勢力,不是短期內可以做到的事情。

就算真的有,那也不會是他的外援。

偏偏此時,這涼州小將閻行好像根本沒察覺出他此刻的處境窘迫,將那封染血的求援書擺到了他的面前,好一派要為舊主報仇的模樣,揚聲說道:「韓將軍對相國寄託厚望,然不等求援書信發出便已身故。相國難道不該出兵,為韓將軍討個公道嗎?」

出兵?

董卓現在巴不得在長安募兵,繼續加強防守,出什麼兵!

可看著面前的閻行,他又顯然不能直接這麼說。

他不由想到了昨日段煨與他說的話。

段煨的部將在閻行入境之時跟他交過手,將閻行的實力試探得很清楚。

按照段煨的說法,閻行此人有孫堅之勇,如今只是在年歲上還差了些罷了。

韓遂死是死了,卻將閻行給送到了他的面前,也不算是毫無作用。在他如今將領匱乏的情況下,更是再好不過。

更讓董卓覺得壞消息里還帶著好消息的,是被段煨刻意提及的賈詡,也因為閻行求援之事而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一個到并州牧麾下接近三年,才只得了個假佐名頭的文臣——

西涼名士對其器重有加,葵園峽之戰可見其才,自己本人還是個涼州人!

董卓怎麼想怎麼覺得,這簡直是個天賜與他的謀士!

154. 154 上中下策

董卓無法不在心中激動。

他真是太缺謀士了!

但凡李儒還在他的身邊,那些為了跟隨劉協才來到長安的大臣,對他的舉措有什麼異議之時,他還能有張會說話的嘴將其反駁回去。

又哪怕他能招攬到朝堂上的文人里,有幾個是真心心向於他的,他在關中這片沃土上,都不該像是如今這樣寸步難行。

對面的東漢朝廷對他的種種口誅筆伐,他此時也沒有人能幫他罵架回去。

這個時候他就開始羨慕何進了。

大家都是莽夫,怎麼何進就可以擁有一批筆桿子文臣簇擁在身邊,他就得是眼下這麼個狀態。

何進一死,作為主簿的陳琳就投效到了袁紹的麾下,今年還幫袁紹寫了個痛斥董卓挾持劉協,實非正統的檄文,氣得董卓不要太牙痒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