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若真是董卓的謀士,或許會覺得此為匹夫鄙陋之見,著實可惱,眼下卻也只當自己沒看到對方的這等表現,而是以依然從容的口吻說道:「其三,荊州地界上的摩擦,請相國給劉景升搭一把手。」

------

孫堅在東面朝廷的敕封下加了個破虜將軍的名號,讓他可以憑藉討伐荊州宗賊的名義,在荊州地界上募兵。

喬琰對接下那個鄴城送來的驃騎將軍之名敬謝不敏,孫堅卻暫時需要這個名頭以抬名望。

劉表則是接下了從董卓這頭送來的荊州牧的名號。

算是一東一西各領了個委任。

當然,若只是如此,還不足以讓這兩人進入立場敵對的狀態。

可誰讓孫堅這個人,實在不是個肯讓自己吃虧的脾性。

早前在會師討董之時,他就因為當時的南陽太守張咨不肯供給他軍糧,而將其殺死。

也正因為這件事,當孫堅與劉表提及,自己需要借道的時候而過,效力於劉表手下的蔡瑁便問了劉表一個問題,「明公竟欲效張太守舊事?」

蔡瑁的擔心不無道理。

誰知道孫堅說的借道討伐董卓,會不會是又一出假道伐虢的戲碼呢?

又如何能保證,因從荊州往長安的這條路不好走,孫堅會不會在需要荊州提供物資援助的情況下,稍有不趁意之處,就轉頭給劉表一刀呢?

如今天下動亂,兩帝分立,劉表既然已經拿到了荊州牧的權柄,不必非要拘泥於立足中立兩不得罪的立場,還不如直接站定劉協的立場以謀求更大的利益。

當然這也並不只是出於孫堅性格考慮而提出的看法,對這些荊州的世家豪族來說,他們若是選擇投靠到東面朝廷下頭,必然會比河北與汝潁世家的地位要低。這可不是他們能接受的事情。

與其如此,還不如選董卓。

反正在明面上還有一層遮羞布——

他們選的不是董卓而是劉協。

劉表是靠著荊州世家的支持,才能在此地站穩腳跟的,便順理成章地接受了這種選擇。

這也正是為何,在董卓和袁紹收到的消息中,荊州牧劉表與破虜將軍孫堅之間,已經發起了局部的摩擦衝突,隨時可能將戰局擴大開來。

看看周遭,那志大才疏的袁術連揚州一個小小的廬江郡都沒能拿下來,明擺著是不可能與孫堅聯手解決掉劉表這個麻煩。

但這並不意味著劉表的處境有優勢。

發生在這場荊州地界上的爭鬥一旦被打破平衡,轉為全線攻伐之戰,因他到底不如孫堅和朱儁擅長於統兵,必然要吃點虧的。

這樣說來,還是需要外援再給他搭一把手!

------

在董卓認可了他的建議離開後,賈詡收回了看向董卓這冤大頭的目光,轉而看向了面前的棋盤。

董卓為了彰顯對自己名下新來且唯一謀士的器重,專門讓人將從洛陽帶來的金銀細軟中取出了這一副玉石棋盤,送給了賈詡作為消遣之物。

棋盤之上的黑白二色棋子,正於室內的燈燭映照下籠罩著一層溫潤的華光。

但他並未欣賞於棋子的貴重,只是漫不經心地抓起了一把黑子,在鬆手之際令其一顆顆地砸落在了原本的棋盤上。

一片接連發出的清脆碰撞的聲響之後,這棋盤之上便讓人再難看出,那原本的棋局到底是何種模樣。

賈詡的手依然維持著頓在空中的姿態,像是在燈火中的一尊靜止剪影,只是這張垂眸之間盡顯深不可測的臉上,倏爾露出了個微不可見的笑容。

荊州啊……

讓孫堅和劉表之間持續相鬥,其中的不確定性實在是太大了,也未必就能朝著有利於君侯的方向發展,還不如——

心腸狠一點。

185. 185(第六卷) 一城兩帶

東挽江漢、西枕巴蜀的荊州,實在是一片在方今世道下的沃土。

賈詡深知喬琰眼下的局面。

哪怕她已打算撕破大漢孤臣的身份去爭,這也不是一片會很快納入領地內的地盤。

但荊州下轄各郡大多富庶,荊州要道北上直走洛陽、長安,長江水道又給了其上走巴蜀下進東南的機會,這地理位置和條件,實在是太過優越了。

這樣的一個地方,自己不去取,將其暫時託管在什麼人的手裡,卻是必須要管一管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