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馬超輸給呂布也就罷了,怎麼會輸給楊豐。

見劉虞也露出了幾分好奇之色,喬琰賣了個關子停頓了片刻,方才說道:「這會兒他跟孟起都被我丟去武都郡了,先幫蓋太守將此地收復回來,倒也不算耽誤了他的本事。」

「臨行之前,這小子把他的鬼面具送給我了,說是他先前不小心誤會我了,此物為羌人祝禱,如要平定酒泉,許還有些作用。」

喬琰擺弄著手中的面具,將其比劃在了自己的臉上,但並未扣緊,只是忽而從這猙獰的鬼面之後探出了頭,露出了那張因年歲長開而更顯神清骨秀的臉,「這涼州還真是個有趣的地方,劉幽州以為如何?」

「……」劉虞不太確定,喬琰到底只是在說楊豐這件事,還是在說她此時對外傳揚出去的形象,就好像是戴上了一張鬼面面具一般,可實際情況如何,還是得在揭開面具之後才能看清。

他沉吟了片刻後問道:「燁舒在涼州行事過急,只瞻前不顧後,是否多有不妥?」

喬琰正了正面色,回道:「那麼劉幽州以何教我?」

劉虞看著面前的高平城,哪怕已過去了數月,因這時節涼州雨水不多,在城池的外壁上還殘存著當日城破激戰中留下的血漬,不由搖了搖頭。「慢一些吧。」

「貿然進取長安,一旦陷入僵持,董卓極有可能會拿盧公荀公等人開刀,涼州從震懾中緩過神來,又極易生亂,不如先候荊州方向援軍更進一步,涼州治平安順,再行發兵不遲。」

「燁舒是用兵奇才,我遠不及,可時局如何,我看得明白。」

他在心中又盤算了一番用來說服她的理由,補充道:「不瞞燁舒,此番來涼州,隨行之人里多有盧公荀公舊日弟子,他們寧可捨棄在鄴城太學進學的機會,也要前來規勸於你,所傳達的也是另一批人的聲音。望燁舒慎而重之。」

喬琰捏著手中已經落下來的鬼面,眼角的餘光停頓在其上的油彩上,笑道:「劉幽州都這樣說了,我若是不遵從,豈不是過於叛逆了。」

她抬眼重新對上劉虞的目光,回道:「既有盧公弟子一併到了,承蒙盧公厚愛教我尚書,他們也便算是我的同門,自當——為其接風洗塵才對。」

「不知劉幽州對此決定可還滿意?」

劉虞有好一陣說不出話來。

這種奇怪的談話氛圍和他抵達涼州前所預料地截然不同,更讓他有種自己是來當惡棍的負罪感。

可他……他好像還沒對涼州的局勢有全面的了解,後續到底要如何,其實還是可以商量一下的。

作為一個漢室宗親中相當典型的老好人,劉虞選擇在喬琰的這種眼神中,先以要安頓下來為理由落荒而逃了。

卻不知道在他的背後,喬琰將鬼面丟給了一旁的程昱,臉上浮現出了一抹輕快的笑容。

「我有點遺憾。」她說道。

她與別人不能說實話,與程昱卻能說。

所以她也自然不是遺憾劉虞抵達涼州後,她進攻長安的步調就必須放緩的。

她朝著遠方的火石寨軍屯看去,眼見那頭再有一月便可豐收的景象,嘆道:「你說劉伯安來便來吧,怎麼不將他手下的田子泰也帶來呢?」

「……君侯,慎言。」程昱輕咳了聲提醒道。

喬琰擺手回道:「我知道,這話我不會對外說出去的。」

從理智上來說,喬琰當然知道,幽州剛接收了一批從魏郡逃難擴散過去的人口,無論如何也是要先有一個消化的過程的。

劉虞前來涼州勸阻她的行動,由其子劉和接掌幽州牧的位置,將田疇留給對方,以協助州中事務,確實是最恰當的選擇。

但從情感上來說,那百廢待興、要從張舉叛亂中緩過來的幽州,需要田疇這種人物,喬琰面前的這片剛被拔掉西涼叛軍的涼州,也需要大量的治理之才。

像是田疇這樣的人物,誰又會覺得多呢?

好在被袁紹用來給她造成輿論壓力的荀爽與盧植弟子,其中雖然沒有什麼大才人物,但在她正需要釐清涼州細枝末節地況的情況下,卻都是合用之人。

等到她將安定、漢陽、隴西、金城這一片給穩定下來後,她便可以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往北擴張,向著酒泉、武威、張掖、敦煌等地擴展了。

要不是此地距離冀州太遠,她還真想當著袁紹的面對他表達一番謝意!

------

喬琰的收攏兵力,暫緩備戰,在她麾下的將領,尤其是急於立功的呂布和馬超等人看來,實在是過於可惜了。

為此他們沒少對著劉虞瞪眼。

可在袁紹和董卓看來,這就是件給了他們發展空間的天大喜事。

尤其是董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