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他比誰都需要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的本事,從而在涼州諸將中重新抬起頭來。
那麼他一定是董卓如今的部從中作戰氣勢最高的!
蔡瑁乍看此言,覺得這好像還真有一套說服力。
只是他免不了生出了一個問題:「董卓這廝有這寫信的本事,還能跟個喪家之犬一樣,被人從洛陽攆到長安去?」
這封信中的話術很高明啊。
無論是打消劉表對董卓派兵入荊州境內的疑心,還是對這個助陣人選的說明,都充滿了條理。
尤其是,在這封信的末尾還提及,若真要這樣共贏,該當如何利用張濟所率領的這一支隊伍伏擊孫堅。
這信中給出的策略,確實能將張濟這支西涼鐵騎的隊伍給派上用場,再結合孫堅的性情考慮,這也極有可能是劉表要想將孫堅戰勝,花費代價最小的一個法子。
「要麼就是董卓現在有了個水平極高的謀士,在替他拿主意。要麼……」劉表頓了頓,說道:「要麼,就是喬燁舒的本事實在是太高了,這才顯得董卓此人先前如此狼狽。」
想想董卓入洛陽後的一番操作,能將袁氏玩弄於股掌,成功將曹操和盧植驅逐出京城,反手給了袁氏一刀,又將何進大將軍的兵馬給吞了下去,明顯不是庸才所為,劉表其實傾向於後者。
但劉表顯然不會知道,董卓先前像個聰明人的奪權表現,和現在在來信之中表現出的智慧,其實出自兩個不同謀士的手筆。
他繼續說道:「德珪且先不必管董卓的前後表現,只說說看,你覺得他此舉是否可行。」
若要劉表自己說,對董卓願意拿出一支士氣高昂的隊伍支援於他,他其實是有幾分驚喜的。
孫堅的軍隊此時駐紮在他就任太守一職的長沙,以確保有足夠的軍糧和募兵的基地。
這對劉表來說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便是,這樣一來,劉表除了有荊州世家的支持之外,其實還有長江天險和雲夢澤作為防守的屏障。
此外,出身江夏黃氏的黃祖投效於他,被他上表奏請為江夏太守,集結了宗族勢力據守一線,正可作為對孫堅的崗哨。
但這並不代表,劉表就有這個必勝孫堅的底氣。
以長沙郡中所積存的船隻,和孫堅這等奮勇拼殺的習慣,他要想渡江而擊,經由漢水直抵襄陽絕非難事!
眼下的相持更像是暴風雨之前的平靜而已。
這麼一想,倒不如用那外援之奇兵,來給孫堅以迎頭痛擊。
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董卓有沒有可能在讓這支援軍擊退了孫堅之後,順勢占據南陽郡。
誠然如董卓所說,他不可能全取荊州。
因為這對他的涼州軍來說,會徹底變成遠走他鄉。
可若只是拿下南陽,扼守住荊州上抵關中平原的入口,同時從南陽郡獲取到供給關中駐軍的物資,也夠讓劉表難受的了。
劉表會想到這一點,蔡瑁這個荊州人更不會想不到這一點。
他想了想回道:「府君所憂慮的無外乎是南陽郡,但若讓孫堅直撲襄陽而來,何止南陽不可保,連荊州全境也要落入孫堅之手。此人名為討董,實為覬覦荊州之惡賊,絕不會容府君在此,反倒是那董卓,此時已無涼州後援,不會自掘墳墓。」
「襄陽與江夏合兵,足以阻斷南陽郡兵馬南下,縱然先驅一虎後引一狼,這也是一頭不經打的狼。」
蔡瑁頓了頓又道:「不過只我一人替府君做出此等判斷還不夠,涉及荊襄大事,還是問一問蒯氏兄弟吧。」
蒯氏兄弟在劉表入荊州後給其制定下了平定荊州的策略,又誘騙了荊州的宗賊來降服,借著宴請將五十多個宗賊頭目給斬殺了,讓劉表得以吞併掉了他們的部眾,被劉表稱讚以「雍季、臼犯之謀」。
蔡瑁雖然希望劉表更倚重蔡氏,但也更知道在什麼時候該當後退一步。
就像此時他眼看著劉表沉思的神情便知道,他果然還想聽聽別人的意見。
蔡瑁退了出來後,劉表便緊跟著召見了蒯氏兄弟會談。
不過大約是因為董卓讓人送來的這封信中,合作的說法著實穩妥,而與之相對的孫堅那頭,又正表露出了秋收後咄咄逼人的架勢,所以無論是相對保守的蒯良還是手段激烈的蒯越,都覺得可以將董卓引為外援。
至於對方若要占據南陽郡,屆時如何應對,二人給劉表都提供了一套備選的方案。
劉表當即拍板,讓人送交回信給董卓。
荊州之地多平順,南陽更是水網縱橫之地,行路快得很。<="<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