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喬琰的這一句話就夠了。
對敵人仁慈,不止是對自己殘忍,也是對跟從她的下屬的不負責。
一個心存抱負的人,若是會被友誼或者同盟關係牽絆住手腳,那麼遲早會有麻煩的。
這絕不該是一個合格的諸侯會犯的錯誤。
好在,他所選擇的這位主公不但有著遠超同時代競爭對手的見識謀略,在心性上也毫無弱點可言。
這麼一看,說不定喜好吃甜食還真是她的弱點之一?
郭嘉想到這裡,在安全感之餘,還覺得有些好玩。
「說正經的吧,君侯對那孫策是如何看待的?」
孫策比喬琰小了一歲,勉勉強強也可以算是個同齡人。
但說實話,在孫策做出這種這種忽然轉道襲擊袁術,解除廬江之圍,又占據了廬江和丹陽兩郡之前,其實誰也沒覺得他是可以跟喬琰同台競技的。
哪怕是孫堅,因其在攻伐董卓之時走的是魯陽一路,時人也大多不將其先破關隘的戰績放在前頭,而是將其視為袁術的打手。
孫策作為孫堅還沒成年的兒子,自然不必指望別人對他分出多少注意力。
說不準孫堅麾下的黃蓋祖茂之流,還要更得人尊敬些。
不過,如今他擁有了兩郡之地,廬江太守陸康承蒙了他的救命之恩,丹陽太守周尚是他剛到手軍師的叔父,在還有袁術這個北面對手的情況下,這兩人都不會給孫策拖後腿。
這地界一聯合,頓時讓他擢升到了需要被重視的地步。
現在是該評價孫策,而不是他已經過世的父親孫堅了。
「孫策之勇武不下其父,要害關頭的抉擇也堪稱有遠見卓識。」喬琰評價道。
跳出荊州的困局,轉戰揚州的舉動,足可見孫策此子能打下江東基業,雖有父親留下的老將協助,卻大半還是靠的他自己的本事。
孫策的人格魅力又並不在其父之下,或許最大的問題只在於——
他有一點和他父親相似的毛病。
在對自己的武力過分相信的情況下,就不免出現孤軍深入的問題。
孫堅此人,就算沒有賈詡的一番算計,和劉表的精準執行,也遲早會因為執意為先而出事。
孫策在歷史上也是因為輕忽而送命。
這樣的一個人,放在武力奪天下的環境裡,或許有得勢的機會,卻很難將位置坐穩。
更別說他處在的,還是個競爭對手都實力不低的環境裡。
喬琰繼續說道:「他為人如何我就不說了,我與他接觸過的時間並不長,若只憑著這些風言風語的消息,就對人做出評價,難免偏頗。只看他眼下占據的郡縣地盤,讓他發展起來,對我們也構不成威脅。」
「荊州之南宗賊林立的情況,哪怕有劉表先以利誘後騙殺奪權,都不可能將其根治,江東也是如此。越是在大漢的南邊,因人口稀少田地未開,豪強攀附之事便越多。這比涼州并州豪強還要牽一髮而動全身。」
郭嘉抿了口手邊的熱茶,回道:「君侯所說不錯,此可謂尾大不掉。那揚州刺史陳溫早先就送命於袁術之手,而在孫策所占據的廬江與丹陽以南,會稽郡太守早已聞風而逃,在此情況下,孫策想取會稽也不難。這便是占據了三郡之地,半壁揚州。然而地盤越大,他需要面對的掣肘也就越多。」1
揚州換作是在經歷了東吳建都、西晉末衣冠南渡後,或許還能說是經濟發達,可如今這個水網縱橫,隔絕長江天險之地,說是南蠻之地也不為過。
甚至還有宗賊在熹平年間手握數千部從就敢自稱陽明皇帝,奉詔討賊的太守反因為兵員不足而難以將其攻破。
所以別看孫策一旦借著廬江和丹陽兩郡,順勢占據會稽後,所擁有的地盤可能要比喬琰還多,他也依然不足為慮。
他沒有旁人想像中的那麼風光!
郭嘉又道:「再者說來,他若想要為父報仇,西進進攻劉表,對方有了此番教訓絕不會再放鬆警惕,若要北上度過長江,那退回到了九江郡,又有豫州汝南作為後盾的袁術,還勉強可算一個攔路虎。」
喬琰笑道,「這個時候他也不妨當一次路中悍鬼的。」
所以孫策看似在這齣凌厲的進攻面前,展現出了開創江東霸業之人的氣度,但現在只是打,而沒有治,孫策又沒有經歷過在袁紹手底下磨礪的這幾年,更容易忙中出錯。
她垂眸沉思了片刻,又問道:「以奉孝看來,我若是給孫伯符送一份禮物如何?」
孫堅身亡,她總是該當送去一份慰問的。
何況在孫策先處江東,反而能以暴力手段瓦解宗賊和山越勢力的情況下,支持其發展非但不是資敵,反而是讓孫策成為她在南方的一把刀。
孫策自己知不知道他是這把刀不要緊,喬琰知道就行。
郭嘉回道:「君侯不是還有這個送禮的最佳人選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