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系統無言以對。

這個問題,應該沒有人會反駁的。

這麼一想,它的任務目標倒還真是有盼頭了!

帶著這種想法的系統相當熟練地找上了對應的馭獸系統,又在幾日後給喬琰匯報了結果。

按照它跟喬琰所說,對方作為一個處在古代低武背景下的馭獸系統,被人找上門來交易也算是頭一遭。

在聽到喬琰提出的交易條件後,對面的系統直接將決定權交給了自家宿主。

【她說這個交易可以做,但是馭獸系統賦予了她在動物面前的高親和度,這是一種不可交易的東西,她能交易的也只是她手上的獸類豢養手冊。】

【作為交換的條件,她需要三次軍陣策劃。對應於她接下來發展的不同階段。】

系統頓了頓,猶豫了好半天才說道:【她說,第一筆交易的策劃,不管最後的最優解是什麼,把趙雲的那份策劃也一併發給她……】

喬琰正喝著茶被嗆了個正著。

怎麼著?這還是個趙雲的粉絲?

但交易達成對她來說總歸是個好消息。

身在并州和涼州的各位下屬都接到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給一支全部由動物組成的隊伍進行排兵布陣。

這是個什麼問題?

雖說喬琰喜歡弄些奇怪的操作,也雖說可以將不同的動物充當不同的兵種來考慮,但是連相對來說想像力比較豐富的楊修都覺得自己沒法理解,什麼叫做重達一千五百斤的豬,且能一口氣撞斷兩棵樹。

難道這是什麼重甲騎兵或者是戰車的另類表述?

但既然是喬琰的指令,又限定了回答的時間,這些人還是認真地交上了答卷。

姑且不論忽然被喬琰考校動物編隊問題的謀士武將是什麼心情,喬琰能拿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就心滿意足了。

她將這些答卷遴選了一番後,將其中最靠譜的幾份打了個包傳送給了對面,換來了那份豢養手冊。

她粗略地翻了翻,發覺其中對她而言可供參考的東西著實不少。

以養豬為例,因豬不是當今的畜牧主流,喬琰此前也只能從氾勝之書中找到「破以為瓠,其中白膚以養豬致肥」的記載,但在這本書中記載的就要相對詳細得多。

比如說其中提到,要先選擇嘴短軟毛少的小豬來養。

對對面馭獸系統的宿主來說,這樣可以讓她用來組織衝撞的野豬塊頭更大,而對喬琰來說,大概就是可以讓她有機會創下一個養豬達到若干斤的新紀錄。

不止是豬,牛也得選跑得快的。

無論是對方的用途還是喬琰這種需要牛耕田的用途都是一樣的。

和豬的標準不同,牛需要選擇眼睛和牛角距離近的,眼大且帶白筋的,頸骨長的,鼻子到大腿的長度等於肩胛到腰長度的。1

而後便是飲食。

以豬為例,除了先前的飼料之外,還可以將胡麻和鹽混合在一處,搗爛成糊後,將糠給倒在上頭,形成一種用以增肥的加餐。

此外,豢養手冊中還有不少動物病症的記載。

以牛為例,哪怕已經被馴養成了相當聽話的狀態,也免不了還得面對牛疫、牛漲肚和牛虱子等問題。

畢竟總不能讓一頭養得膘肥體壯的倒下了,就直接換一頭新的來養,不然其中的成本也太高了。

喬琰琢磨了一番針對牛疫的硃砂、油脂和清酒,確認基本都是自己能通過正常渠道獲取的材料,更是安心了不少。

她又往後翻了翻。

既是馭獸專業的豢養手冊,也確實沒只停留在豬牛羊的飲食病症上。

那些有關於豺狼虎豹,甚至是大象的,堪稱應有盡有。不過以她目前所需要面對的戰況,暫時沒有太大的可操作性。

倒是在後頭馴養飛禽的,是有幾分操作空間的。

比如說——信鴿。

在漢朝,鴿子還不是傳信的工具,只是因為碑銘之上記載了一件事,說的是昔年楚漢爭霸的時候,項羽追擊劉邦,劉邦避難於井中,因鴿子棲息在井上才讓追兵沒懷疑有人在井中,自此之後,鴿子被視為吉祥的象徵,大多出現在玉器之上,作為一種符號。

一直到了唐朝才有了將鴿子充當信鴿的操作。2

誠然鴿子並不能做到在兩地之間任意飛動,而往往是養在其中一地,等到戰備需要之時將其帶出,按照其磁場記憶,在放飛後可以返回原地,從而達成傳遞軍情的目的。

但單向的傳遞不代表無用。

在陸地上的信使有可能會被敵軍發現,而飛鴿傳書還沒變成常態的時候,這恰恰是個視覺盲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