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真是——

好一出畫大餅!

荀攸見喬琰看著這封信的臉色越來越古怪,也生出了幾分好奇心,就見喬琰將手中的書信朝著他遞交了過來,笑道:「袁公路想得可真美……公達,我們還是小看他了。」

以荀攸聽來,這「小看」二字,好像並不是一句對袁術的稱讚,而更像是對對方的挖苦。

在將信接過去看到信中內容後,饒是他向來心緒不外露,也不免表情微妙了起來。

這封信……在士族大多介意於名聲的大背景下,簡直是一股泥石流。

而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之家,養出了袁公路這種角色,不得不說也是一種本事。

喬琰問道:「公達以為,我們要不要和袁公路聯手?」

袁術在信中所傳達的意思很明顯。

喬琰滯留涼州的時間延長,一方面是因為涼州局勢確實需要耗費心力來進行穩定,一方面則是因為能作為她另一路援軍的孫堅喪命於劉表和董卓的聯手之下。

袁術這廝偶爾還是有點聰明勁的。

他琢磨著反正孫堅之死跟他也沒多大關係,那他要想跟喬琰聯盟,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她說——

我能取代孫堅的作用跟你聯合。

到時候我們一起將劉協救出來了,我這還得算是迷途知返。

這算盤打的都要從豫州傳到涼州來了。

「我看不妥。」荀攸回答得很果斷。

他也並不是因為袁術此舉丟盡了士族的臉面才會這樣說。

他接著說道:「君侯既已選擇從義之舉,在孫文台命喪荊州後,扶持其長子孫伯符,若再與袁公路結盟,在兩方之間各不討好。此為其一。」

「袁公路首提擁立皇子辯為天子之事,如今又生反覆,若其確有其才也就罷了,未嘗不能暫為助力,但賢者於其麾下不得所用,若對上董卓,反為破綻。」

這話要是被袁術聽到,只怕又要氣炸了。

按照荀攸的說法就是,袁術這人打仗又不能跟孫堅相提並論,用他當一路援軍,可能還得被董卓抓住破綻打一頓,反而讓董卓重新樹立信心了。

再加上,大概正常人都知道,在孫策和袁術之間應該做出個什麼選擇。

喬琰也是這麼想的。

不,她不止是這麼想,還打算再做得更絕一點。

得罪袁術對她來說絕不是什麼壞事,甚至對她隨後的安排只有好處而已。

在賈詡離開涼州前往長安臥底的時候,他們都沒想到,袁術會這樣快和袁紹翻臉,也這樣快地改變了對鄴城天子的想法。

不過現在知道這個消息也不遲。

賈詡是個足夠擅長機變的謀士,他會在對應的消息中做出計劃調整的。

而身在涼州的喬琰只需要將事情鬧大就好了。

她做出了兩個應對的舉動。

其一是將前來送信的舒邵給扣押在了自己的手中。

都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喬琰自然也是嚴格遵循這個規矩的。

不過也正如荀攸所說,良才在袁術的手下大多不能得到重用,那還不如投入到涼州實在缺人的建設中。

荀攸都沒想到自己的這句話會在喬琰這裡被按照這種方式來理解,但看著對方這種一本正經的強盜做派,荀攸覺得可能勸阻也沒多大效果。

舒邵舒仲膺此人,算起來和典韋還是個老鄉,也是兗州陳留人。

早年間,其兄長舒伯膺的親友被人所殺,沒遭到大漢律法的制裁,舒仲膺就為其報了仇,事情敗露之後,舒伯膺與舒仲膺二人爭相就死,結果都得到了赦免。

這在漢末時期,乃是海內之間都要引為美談的事情。

但這位的本事顯然也並不只是在這種遊俠之舉上,袁紹後來給他的任命是沛國相。

這種細枝末節之事喬琰也記不得了,只是從這位送信者的言談舉止間,判斷出他所接受到的教育不差。本著能多氣到袁術是一點的想法,直接把人送去了金城郡,給程昱打下手。

大家都是兗州人,應該還是有一點共同話題的。

舒邵倒是想要抗議喬琰的這種舉動,可軍隊在側,喬琰又擺明了不怕他拿自己的名聲捆綁,他也只能先在此地做事,到時候尋機逃跑。<="<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