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將棉花和棉花籽脫離開來的器具,已經大概敲定了方向了。君侯以樂平書院的學生來協助完成這項工作,確實也起到了效果,今年剛加入書院的黃月英和諸葛亮提出曲柄連杆的軋棉機模型,德衡覺得頗有可行性,已經在測試放大之後的情況了。」

喬琰連忙抬手止住了楊修的話茬,「等等!你剛才說什麼?」

楊修:「我說德衡已經在測試了。」

「不是,我是說上一句。」

楊修不明就裡地回道:「我說,黃月英和諸葛亮弄出了軋棉機的模型?」

859. 859(二合一) 醫學奇蹟

喬琰:「……?」

楊修的再一次重複可以讓她確定,自己在先前並沒有聽錯。

他說的確實是黃月英和諸葛亮的名字。

這是什麼天降餡餅啊!

饒是喬琰已經將陸遜郭淮等人都撈進了自己的二代隊伍中,手下也不乏南北名士名將,驟然聽到這兩位出現在了她的樂平書院內,還是有種說不上來的時空錯亂感。

按照她的認知,此時的諸葛亮應當還在徐州的琅琊郡,若無曹操攻伐徐州之事,他應當在短時間門內並不會離開那裡,而黃月英應當跟隨父親身在荊州才對。

她的樂平書院只是剛請來了鄭玄,還沒有安裝什麼專門吸引天南海北人才的磁石吧?

要知道,在如今的時代下,要讓有些人離開自己原本的環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對年齡小的人來說。

其父母所處的位置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幾年內他們的去向。

像是黃月英的母親,是襄陽蔡氏之女,這也限定住了她的活動範圍。

所以說,這兩個人到底是怎麼跑到她的地盤上來的?

在五個月前,喬琰還曾經回返過樂平書院過一趟,她可以確定,在當時這兩個人絕對沒有出現在那裡。

現在卻突然冒了出來,還是以設計棉籽分離設備的功臣出現的,這可真是——

好大一個驚喜!

楊修並不知道喬琰對這兩人的態度要更傾向於喜獲至寶,還以為喬琰這會兒微有茫然的神情是因為並不清楚這兩人的身份,便解釋道:

「黃月英乃是荊州黃承彥之女,喜好機關作物之術,因術算大家劉元卓身在并州,仰慕其所書之《七曜術》,故而前來。」

「諸葛亮則是被奉孝先生的好友荀文若給介紹過來的,來書院已有三個多月了。說是前陣子奉孝先生沒少把樂平月報往徐州寄,荀文若覺得此地是進學之處,便鼓動諸葛亮與其叔父和兄弟一道前來了。」

「……」喬琰沉默了片刻,開口問道:「那荀文若如今何在?」

這真是又一個讓她猝不及防的情況。

【荀彧,把諸葛亮,介紹到了,并州的書院,就學。】

這句話分開來看她都認識,合在一起就是有種說不出的魔幻。

如今卻成了真實發生的事情。

偏偏這件事情,因為諸葛亮才只有十一歲,遠未長到後來被司馬徽評價為「臥龍」的地步,和這些書院學子看起來沒有多大的分別,所以就連郭嘉都沒想到要跟她匯報。

若是在早幾年間門喬琰還缺人來用的時候,或許不會隱瞞這麼久。

畢竟十一歲的孩子也不是不能派上用場,完全可以和當時的蔡昭姬以及楊修一樣,一邊進學就讀一邊工作。

但在現下,并州的人事崗位已幾乎沒有空缺,涼州這邊畢嵐和國淵等人的職位都是喬琰生造出來的,她已經完全度過了缺人的窘境。

所以沒人跟她提起也不足為奇。

不過,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就算沒有這一回的棉籽分離難題,諸葛亮和黃月英也總會有出頭機會的。

當然,說歸這麼說,喬琰還是盤算起了讓人每月一次將書院名單送到她的手裡。

十一歲的諸葛亮出現在了此地,可實在不好說,十三歲的司馬懿會不會也在有一天出現在這裡。

比起原本身在徐州的諸葛亮,身在河內郡的司馬懿,甚至距離并州還要近得多。

想到自己還一度用司馬懿的長壽,來給系統解釋自己為何要選擇在體質上加點,若是此人真出現在了樂平書院內,還以她作為榜樣的話,可能她的心情又要微妙一下了。

一時之間門她也很難做出決斷,像是司馬懿這樣的存在,到底要不要納入麾下。

但此時,比起已經落入了書院口袋裡、短時間門跑不走的諸葛亮,比起那些未知的學生,喬琰還是更在意荀彧的去向。

這可是荀彧啊……

荀文若此人,觀其生平舉止,實在有些矛盾複雜。

他勸阻曹操進魏王,到底是因為此舉叛漢,還是因為此舉不利於救天下,在準確的答覆沒從荀彧的口中說出來的情況下,喬琰也不會輕易下一個定論。

荀彧這位被何顒評價為王佐之才的存在,是否適合於喬琰意圖建立新秩序的一套邏輯,在並未進行正式磨合的情況下也未可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