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無可否認的是,荀彧本人的水準,加上其背後的潁川人脈,讓此人一旦遇上合適的主公,必定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他是當之無愧的王佐之才。
所以荀彧在當前的局面下不投向她,可以,但她總得知道他要往何處去。
楊修回道:「我跟奉孝先生打聽過,他說荀文若有意往荊揚一帶遊歷,看看那一片的戰況。」
荊揚?
喬琰方才有一瞬皺起的眉頭又舒展了開來。
荊州的劉景升對外的名頭尚可,但其只能偏安一隅的能力,註定不會是荀彧的選擇。
至於還算出彩的孫策,無論是擁立天子的可能性還是能救天下的可能性都不高,以荀彧的眼光會選擇他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那麼便還不必擔心他會造成什麼麻煩。
她起身朝著楊修說道:「走吧,回并州一趟。」
見喬琰走得倉促,楊修一邊疾步跟上,一邊問道:「君侯竟如此看重那兩個後生晚輩?」
喬琰好笑地回道:「你才比那兩個孩子大幾歲,便以後生晚輩來稱呼了?」
楊修也只是比諸葛亮大六歲而已,說不定比一比心理年齡,還是諸葛亮更大一些,不過這種話,出於對她這主簿的心理狀態考慮,還是別說了。
她便又補充了一句:「不是因為他們,而是因為棉花田。」
喬琰沒有親自種過棉花。
這不是什麼現代人所必須掌握的課程。
喬琰麾下的人里也沒有哪一個是種過棉花的。
那麼就不得不提防一下它被種壞的可能性了。
這畢竟是一種能提高民眾過冬生存率的戰略物資,多費些心思也不為過。
在三四月里,她需要確保去年掃平的涼州無有反覆之事,且春耕順利展開,也需要給董卓一點壓力,故而必須坐鎮涼州。
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她也只能將棉花種植之地從開墾到播種遷苗的事情,全部交給下屬來處理。
在這六月里倒是可以離開去看一看。
這也正好是棉花的苗期。
順便,只能說是順便,去看一眼諸葛亮和黃月英二人。
喬琰絕不承認,她對自己的蝴蝶效應所造成的這個結果實在有些好奇。
事實上她的這個選擇也並沒有錯。
當她這位并州牧緊急趕回并州的消息,經由董卓在涼州的眼線送到長安後,這位已經失了大半雄心的梟雄下意識地鬆了一口氣。
雖然不知道并州出了何事需要讓她在此時分心,但起碼有這種倉促離開的表現,註定了她在一兩個月內都不會發起對長安的進攻。
等兩個月一過,就是秋收之時了。
在今年並未發生旱災蝗害的情況下,關中平原無愧於其優越的地理條件,舉目四望都可看到田地中正值繁茂生長的作物。
這無疑給了董卓囤積起一批軍糧的信心。
有了這一批糧食,他也就更有了駕馭軍隊以阻擋喬琰進攻的資本。
但董卓的這種表現並未逃過李傕的眼睛。
在聚眾議事結束後,李傕便又一次找到了賈詡。
「文和先生應當已經看到相國的態度了,他覺得自己能將喬琰給拖垮在涼州,也總有找到反攻機會的時候,可關中被包圍在荊益涼並四州之間門,各地並無流民因為天子在此而來投,到最後在人數上吃虧的只有可能是我們。」
「總不能指望長安民眾今日生個娃兒,明日便長到能上戰場的年齡是不是?」
李傕這話倒也是話糙理不糙,比人口的補給,長安是絕對吃虧的。
董卓未必不知道這一點。
但他在覺得還有退路的情況下,在心理狀態上越發趨於得過且過。
——賈詡所提出的中策和下策里的那兩條退路。
這不是能輕易扭轉過來的心態。
李傕信誓旦旦:「這更可說明我們的決定沒錯。只有先從相國這裡奪取權柄,打出一場扭轉他想法的勝仗,才能改變眼下的局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