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其中的一部分,是對現存病症的記錄,務求將不同的表徵儘量記錄下來,以便突發急症之時可判斷其歸屬。」

「第二部分就是我先前說的,將一部分大藥方簡化為簡便易得的小方,適應於鄉里鄉間。這件事不能讓粗通醫術的人來做,只有讓元化先生承擔此事我才放心。」

事實上在百年後就有這樣的一本醫術問世,出自名醫葛洪之手,叫做肘後備急方。

意為隨時可以從肘後這種便捷易得的位置將其取用到手。

三國時期大疫橫行導致的醫術發展,以及戰爭所帶來的對醫者的需求,在葛洪所在的時期,促成了這樣一本更能普適於民間的醫書形成。

但從另一個方面看,這樣的醫書要到西晉時期才出現,未嘗不是因為天下動亂中,醫者的行醫遭到了極大的桎梏。

在類似於醫院的醫道寺出現之前,雖有醫館的存在,醫者的診療還是更偏重於單體的行醫。

可喬琰有這樣的條件,也有這樣的遠見來支持華佗和吳普去做這件事。

樂平月報上所刊登的醫學小常識是一種推廣的先行嘗試,現在才是真正以系統的方式來執行。

以華佗的眼力並不會看不出來,若是能形成這樣的一本救急醫術,能帶來多少好處。

涼州并州目前相對來說穩定的局面,也確實適合他來專心成書。

畢竟華佗的家鄉沛國譙縣,此時正因為劉備奉命征討袁術之事而處在戰火之中。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前來了。

他問道:「那麼敢問君侯,若此書能成,該當如何推廣使用?」

喬琰雖然沒有用肘後備急方這個聽來更像是隨手可得醫書的名字,但備急方的備急二字,已不難讓華佗看出喬琰想要將其推廣開來的野心。

光是將書放在樂平書院或者是州府中存檔,肯定達不成她想要實現的目的。

當然,他會問出這個問題,也就代表著他對喬琰提出的建議是同意了。

聞聽此言,喬琰心中舒了一口氣。

靠著胡椒這種新鮮玩意,不能保證能將華佗長久留在此地,但著書立說可以。

著書期間他總也得診療和帶弟子,以便擴展病例,這樣一來,并州的核心醫療能力就有保障了。

有了華佗在,她也可以適當地將吳普工作的重點往軍事救急的方向轉移些,還不至於因為給他丟的任務太多而覺得有些內疚。

此外,雖然華佗的外科手術能力是開創先河的存在,但他的內科也並不差,尤其是他在婦科和兒科上的造詣,等他確認長期留在此地,喬琰就有的可以挖掘了。

至於華佗這個如何推廣的問題,喬琰回道:「以樂平侯紙的質量,要進行記載抄錄不難,而後先以一鄉一亭一里的長官各自手持一份,在必要的時候便於查詢,我會讓人將其列入并州政務考核的項目中,由假佐從事監管。」

這個操作方式,以她并州牧的身份不難分派下去,對於華佗來說,也是一顆定心丸。

而在她送華佗去找吳普這個弟子會合的時候,喬琰想了想,又道:「說來還有一事,想同元化先生商量。」

華佗笑道:「我現在算是知道,為何我那弟子會想請我來救急了。」

喬琰這真是將壓榨勞動力發揮到極致了。

備急方這本預設的醫書要想完工,已是個極其可觀的工程,可她倒好,還能在這個時候想出些別的事情。

但一聽喬琰所說之事,在醫道上向來謹慎的華佗不由端正了面色。

喬琰問道:「元化先生應當聽說過虜瘡?」

華佗頷首,「此病發作之時頭面起皰疹,隨後遍及全身,由紅轉白,觸之即破,縱然不死,也會在皮膚上留下紫黑瘡癜,期年方愈,我在中原行醫之時曾見過。敢問君侯麾下可是有人得了此病,需儘快與人隔絕才是。」1

「那倒不是。」喬琰回道。

虜瘡就是天花。

這病症在漢光武帝時期因南陽交戰,從胡兵中產生的,故而被命名為虜瘡。

她繼續說道:「我此番讓人行於絲路,除了帶回胡麻之外,還在貴霜聽說了一件特別的情況,說是有一戶人家的牛得了這種虜瘡,傳染給了養牛的人,但病症遠比尋常的虜瘡要輕。在痊癒後恰逢此地有虜瘡擴散,唯獨此人並未被感染,我想請元化先生如有空閒,也能研究一下此事。」

醫療病症的症狀和名稱,在如今經常沒有明確的劃定,大範圍的傳染疾病,就統稱為大疫。

但大疫也是分很多種的,包括瘟疫、痢疾、麻風等等。所以中平年間的那一次大疫,喬琰只能用籠統的方式來防治。

這種情況直到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才有所改變,出現了明確對天花、鉤體病、黃疸性肝炎等病症的記載,而這些其實也極有可能出現在大疫中。

其他的東西喬琰束手無策,天花倒是還記得牛痘這東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